红花月见草
《中华本草》:红花月见草
拼音注音
Hónɡ Huā Yuè Jiàn Cǎo
英文名
evening primrose of safflower
出处
始载于《云南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红花月见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othera rosea L’ Her. Ex Aif.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切段,晒干;或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
宿根草本,高40-50cm。主根木质,圆柱形,长达20cm,径1cm以上。茎直立或匍匐,具密被短柔毛,紫红色。基生叶多数,铺地,倒披针形,先端印圆或急尖,中部以下渐狭并作不规则的羽状深裂;叶柄淡红色,花时基生叶全部枯落。茎生叶互生,远离,叶片披针形,长3-4cm,宽1-1.4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两面被短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萼片4,镊合状,反折;花瓣4,红色,近圆形,有4-5对羽状脉;雄蕊8,花丝白以,花药红色;子房下位,花柱白色,柱头红色,4裂。蒴果棍棒状,长8-10mm,粗4mm,具8条纵棱,其中4条明显隆起成翅状,4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花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100m的湿地水旁。资源分布:原为栽培,今已逸散到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可增加冠脉流量,还能抑制心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舒张主动脉、扩张外周血管。对动物实验心肌的缺血缺氧性损害有防治作用。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解毒;化瘀;隆压。主热毒疮肿;冠心病;高血压症
用法用量
内服: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或全草:用于冠心病、白血病。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华东瓶蕨
- 响铃豆
- 车螯
- 大茶根
- 突厥雀
- 血人参
- 小叶桑根
- 野靛青
- 萍蓬草根
- 白背叶
- 牛筋
- 刺莓果根
- 狍茸
- 擘蓝
- 铁杆蒿
- 矮地茶
- 蜜柑草
- 茉莉
- 苦壶卢子
- 野马追
- 砂仁
- 女萎
- 秦岭冷杉
- 多穗蓼
- 对叶油麻叶
- 燕麦草
- 牛肝
- 苏铁叶
- 法半夏
- 荆芥叶莸
- 柚皮
- 游草
- 王瓜
- 猪胆粉
- 老白花树皮
- 百眼藤
- 红粘谷
- 美味牛肝
- 猬肉
- 大叶钩藤
- 麻栎
- 粤万年青
- 麻糖风
- 锯鲨胆
- 绿茎槲寄生
- 柘耳
- 蝙蝠藤
- 厚皮香
- 异叶青兰
- 杉木根
- 鸡桑叶
- 黄珠子草
- 山黄菊
- 白花菜子
- 竹鼠肉
- 红铧头草
- 阳桃
- 野猪脂
- 水胡满根
- 栎叶槲蕨
- 赤甲红
- 白石花
- 苞叶木
- 网纹灰包
- 对虾壳
- 熊脑
- 川桂
- 红叶树
- 缘毛鸟足兰
- 鸬鹚(鸬鹚)
- 风车藤
- 干檀香叶
- 芫荽
- 小扁豆
- 熊脂
- 山甜茶
- 光叶水苏
- 散血藤
- 雪山林
- 葛蔓
- 对节叶
- 白鸡肫
- 粗叶卷柏
- 冬葵根
- 绢毛菊
- 白檀
- 蹋菜
- 随手香
- 茜草藤
- 黑藁本
- 红杉
- 兴安薄荷
- 东方荚果蕨
- 二裂叶委陵菜
- 水珍珠菜
- 菩萨鱼
- 宽叶杜香
- 礜石
- 走马胎叶
- 地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