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茴香
《中华本草》:水茴香
拼音注音
Shuǐ Huí Xiānɡ
别名
田根草、水薄荷、水八角、水荆芥、水波香、皱叶石龙尾
英文名
all-grass of Winkled Marshweed
出处
出自《贵州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大叶石龙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itella expansa Allen, Limnophila rugosa (Roth) Mer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全株无毛或疏被毛,具芳香。根茎横走,多采购根。茎直立,分枝,略呈四方形。叶对生;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椭圆形,长3-9cm,宽1-5cm,先端钝至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锯齿,背面有腺点;叶柄长1-2cm,具狭翅。花无梗,无小苞片,通常聚集成头状;总花梗长2-30mm;苞片近于匙状长圆形,近无柄,比叶小;花萼长约7mm,萼齿5,狭披针形,后方一枚最大;花冠紫红色或蓝色,长达1.6cm,上唇先端凹缺,下唇3裂;花室略分离,花柱纤细,先端圆柱状而被柔毛。蒴果椭圆形,略扁,长约5mm,浅褐色。种子扁平,不规则卷迭,具网纹。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生于水边或池沼中。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长10-50cm。茎黄棕色,略呈四方形,节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髓。叶多脱落或皱缩卷曲,灰棕色,对学视之有多数透明腺点,揉之八角茴香气。气香,味微甘。[br]以叶多、得气浓者为佳。
化学成分
茎叶含精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受草脑(estragole),顺式及反式茴香脑(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丙酮(anisalacetone),丁香烯(caryophyllene),葎草烯(humulene),异愈创木烯(isoguaiene)[1]。[br]花茎的精油中含胡椒酚甲醚(methylchavicol),茴香醛及基他5种成分[2]。[br]地上部分及根含5-羟基-7,8,2,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2,4-tetramethoxyflavone)[3],三十一烷醇(n-hentria-contanol),熊果酸(ursolic acic)[4],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5],石吊兰素(nevadensin),去甲氧基苏打基亭(demethoxysudachitin)[6]。
药理作用
由本植物全草提取的石吊兰素(1)3.1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的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均有显着的降血压作用,用花后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30min内大约下降6.65kPa(50mmHg)[1]。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理气化痰。主水肿;胃痛;胸腹胀满;咳嗽;小儿乳积;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
拼音注音
Shuǐ Huí Xiānɡ
别名
水薄荷、水八角、水波香、皱叶石龙尾
来源
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大叶石龙尾Limnophila rugosa (Roth)Merr.[Limnophila roxburghii G. Don],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支气管炎,胃痛。外用治天疱疮。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叶捣烂外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水茴香
拼音注音
Shuǐ Huí Xiānɡ
别名
田根草(《分类草药性》),水薄荷(《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水八角(《陆川本草》),水荆芥(《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大叶石龙尾的全草。秋季采,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芳香草本。茎多敷,粗壮,高30~60厘米,幼时被毛,老则秃净。单叶对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4~8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近短尖,基部渐狭成一长6~25毫米的柄,边缘有小钝齿,上面多皱纹,有白毛,下面散生多数小腺点。头状花序腋生,无柄或有短柄;小花无柄;小苞片1枚,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萼被柔毛,裂片披针形;花冠智圆柱形,长约8毫米,先端多少2唇形,蓝紫色,口部黄色,上唇全缘或2裂,下唇3裂,扩展;雄蕊4,2强,内藏;子房上位,2室,花柱单生,顶端下弯。蒴果椭圆状,约与萼等长。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沟边阴湿地。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产四川、广西等地。
形状
干燥全草,茎黄棕色,具膨大的节;叶多脱落或皱缩卷曲,灰棕色,照之有多数透明腺点,揉之有八角茴香气。
性味
辛甘,温。
①《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平。"
②《陆川本草》:"性温,气味辛香。"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理气化痰。治水肿,胃痛,胸腹胀满,咳嗽气喘,小儿乳积,疮疖。
①《分类草药性》:"治水消肿,行周身血气。"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宽肠理气,利尿消肿。治蓄水臌胀。"
③《陆川本草》:"行气消肿,健胃止痛。治水肿、食欲不振、心气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燥湿去痰,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治气喘咳嗽,小儿奶瘕,疮疖,蛇伤,胃寒痛。"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健胃,顺气,解郁,利尿。治风湿热邪头痛,水肿,虚肿,胃气痛,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
《*辞典》
《*辞典》:水茴香
拼音注音
Shuǐ Huí Xiānɡ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轮藻种植物水茴香的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细长,丝状,有节,节间约1厘米,淡绿色。假叶圆柱状,轮生于各节,又多又状分歧。雌雄器生于茎上节处。
生境分布
多生于水边或池沼中。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利湿止咳。
复方
①治风热感冒:水茴香、水芹菜、水灯心各五钱,煨水服。
①治水呛咳:水茴香、水白莱、水白芷各三钱,煨水服。
②治烫伤,火伤:水茴香研末,加冰片少许,调麻油外敷患处。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粽粑叶
- 波罗蜜核中仁
- 蓼大青叶
- 仙人掌
- 光梗丝石竹
- 楮皮间白汁
- 隔山撬
- (鱼彭)鱼鳃
- 獭肝
- 石膏
- 广西九里香根
- 水百合
- 棣棠花
- 大蓟
- 鸡嗉
- 红花点地梅
- 白苏子油
- 牛胆参
- 软骨过山龙
- 地精草
- 野苦梨根
- 香蕈
- 白土茯苓
- 石萝藤
- 四楞蒿
- 四照花皮
- 鹅喉管
- 白粉蝶
- 野洋烟根
- 鳖甲
- 地灵根
- 红树果
- 红花寄生
- 布荆
- 毛稔
- 白鬼笔
- 疏叶当归
- 钝齿铃子香
- 贯众
- 粘毛黄花菍
- 青蒿子
- 牡荆子
- 半边风
- 刘寄奴
- 镰叶瘤足蕨
- 龙齿
- 巴戟天
- 粗榧枝叶
- 狭萼半边莲
- 福建排草
- 自事口草
- 大地柏枝
- 蝙蝠
- 黄花香
- 黄龙须
- 单根木
- 牌楼七
- 金边兔耳
- 钓鱼秆
- 霸王根
- 了哥王根
- 鹧鸪
- 大薸
- 蜀五加
- 骆驼蹄瓣
- 大黄茎
- 鸢脚爪
- 茉莉根
- 家白蚁
- 三叶鬼针草
- 十三年花
- 猪毛针
- 薄荷脑
- 小礼花种子
- 心叶忽布
- 沙苑子
- 香毛草
- 铺地蜈蚣
- 徐长卿
- 八角枫花
- 风箱树叶
- 单叶血盆草
- 倒爪草
- 山肉桂
- 大叶樱叶
- 肥猪苗
- 费菜
- 九爪龙
- 钓鱼竿
- 大砂仁
- 地棠花
- 玉米黑粉
- 卷柏
- 鹿肉
- 华南桦
- 兰花参
- 老鼠竻
- 千脚虫
- 苦木根
- 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