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仗花
《中华本草》:炮仗花
拼音注音
Pào Zhànɡ Huā
别名
黄鳝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炮仗花的花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ostegia uenusta (Ker-Gawl.) Miers [Bignonia uenusta Ker-Gaw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炮仗花 藤本。具有三叉丝状卷须。叶对生;小叶2-3枚,小叶柄长5-20mm;小叶片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长4-10cm,宽3-5cm,上下两面无毛,下面具有极细小分散的腺穴,全缘。圆锥花序着生于侧枝的顶端,长10-12cm;花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筒状,内面中部有一毛环,基产收缩,橙红色,裂片5,长椭圆形,花蕾时镊合状排列,花开放后反折,边缘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圆柱形;花柱细,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蒴果果瓣革质,舟状,内有种子多列。种子具翅,薄膜质。花期1-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作庭园藤架植物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花:味甘;性平;叶;味苦;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清热利咽。主肺痨;新久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粉,每次3g,温开水送服。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炮仗花
别名
黄鳝藤
来源
紫葳科炮仗花属植物炮仗花Pyrostegia ignea Presl[P. venusta Baill.],以花和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性味
花:甘,平。
茎、叶:苦、微涩,平。
功能主治
花:润肺止咳。
茎、叶:清热,利咽喉。
用于肺结核,咳嗽,咽喉肿痛,肝炎,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
0.5~1两,或研粉,每次1钱,温开水送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牛心果
- 樟
- 青桐翠木
- 花蜘蛛
- 蘘荷子
- 山五味子
- 雄黄
- 生瓜
- 獭肝
- 赤楠根
- 黄花稔
- 黄花香茶菜
- 石上藕
- 白果槲寄生
- 大叶山桂
- 赤车使者
- 山扁豆
- 长叶紫珠
- 羊胲子
- 美脉藁本
- 棱子芹根
- 山牛毛毡
- 白桂
- 广防己
- 湖北海棠
- 芜菁
- 尿泡草
- 毛轴莎草
- 铁蕨鸡
- 栝楼子
- 山黄瓜
- 西藏羊耳兰
- 刷把草
- 麂肉
- 芭茅
- 黍根
- 蓝桉根皮
- 细叶谷木
- 硬九子连环草
- 鸡公柴果
- 蛤蚧
- 紫杉
- 螃蟹脚
- 野樱花
- 胖树根
- 炙甘草
- 福寿草
- 青叶胆
- 青海防风
- 蚺蛇胆
- 灯心草
- 圆瓣冷水花
- 铜棒锤
- 山马鞭草
- 水玉簪
- 赤杨
- 石斛
- 四季素馨花
- 野猪肉
- 褐云玛瑙螺
- 铅灰
- 风车儿
- 岩泽兰
- 山大黄(华北大黄)
- 驴脂
- 疏松卷柏
- 大青草
- 银南星
- 美舌藻
- 鹿草
- 偷筋草
- 大叶蛇总管
- 贯众
- 蝙蝠藤
- 刺黄柏
- 土牛膝
- 红马蹄乌
- 王瓜根
- 榕须
- 牛肚
- 黄瓜皮
- 新疆延胡索
- 和他草
- 白杨树根皮
- 胡颓子叶
- 梧桐
- 雀麦米
- 白绿叶果实
- 变异鳞毛蕨
- 柱果木榄叶
- 绵藤
- 大飞天蜈蚣
- 华风车子叶
- 水红花子
- 白花苋
- 野桂皮
- 藏羚角
- 拐棍竹
- 威灵菊
- 绿豆升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