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草
《中华本草》:惊风草
拼音注音
Jīnɡ Fēnɡ Cǎo
别名
披麻草、小青草、亮星草、岩莲、小白草
英文名
all-grass of Straightstalk Alpine Meadowrue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直梗高山唐松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lpinum L.var.elatum Ulbr.[T.esquirolii Levl.et Ven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直梗高山唐松草,多年生小草本,全株无毛。叶均基生,4-5或更多,为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1.5-3.5cm;叶片长1.5-4cm;小叶薄革质,有短柄或无柄,圆菱形、菱状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均达10-20mm,3浅裂,浅裂片全缘,基部圆或宽楔形,背面有时被短柔毛,脉稍隆起,网脉明显。花葶高达25-38cm,常有一分枝;总状花序;苞片小,狭卵形,花两性,花梗向上直展,不向下弯曲;萼片4,花瓣状,椭圆形,长约2mm,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约5mm,花丝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长约1.2mm,先端有短尖头;心皮3-5,柱头约与子房等长或稍长,箭头形。瘦果狭椭圆形,稍扁,长约3mm,有8条纵肋,无柄,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4600m的高山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40cm。须根黄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近两年革质,圆菱形或扁椭圆形,3浅裂,背面有时被短柔毛。总状花序,花小,萼片早落;无花瓣;雄蕊多数,花药长线形,先端尖锐,花丝丝状;子房扁椭圆形,柱头箭头形。
性味
苦;性凉
归经
肝;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凉肝。主小儿疳积;肺炎;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
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血燥湿,凉血解毒。治烦热口渴,胸闷呕吐,吐血衄血,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痈肿疗毒,湿热发黄。2.《云南中草药》:清肝消积。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惊风草
拼音注音
Jīnɡ Fēnɡ Cǎo
别名
小青草、喜花草、披麻草
来源
毛茛科白蓬草属植物惊风草Thalictrum esquirolii Levl. et Va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定惊,消积。用于小儿肺炎,小儿惊风,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2~3钱,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惊风草
拼音注音
Jīnɡ Fēnɡ Cǎo
别名
亮星草、亮叶子草、岩莲(《云南中草药》),披麻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毛茛种植物复叶披麻草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5~20厘米。须根多,棕黄色,条状,上端稍大,留有众多毛刷状叶基。叶基生,2回3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或倒卵状圆形,革质,上面白绿色,下面微带粉白色,叶缘有浅锯齿。圆锥花序,花黄白色,萼短。蓇葖果近卵形,棕色,细小。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干燥地。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寒,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血燥湿,凉血解毒。治烦热口渴,胸闷呕吐,吐血衄血,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痈肿疔毒,湿热发黄。"
②《云南中草药》:"清肝消积。治小儿疳积、肺炎、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耐冬果
- 蒟蒻
- 牛白藤
- 金丝带
- 霹水草
- 金刀菜
- 金挖耳
- 糯芋
- 金线草根
- 箭叶苣
- 片姜黄
- 片鸡尾草
- 破叶莲
- 菩提树皮
- 蕉芋
- 蒲儿根
- 金刚大
- 金星蕨
- 藕粉
- 披叶苔
- 矩圆线蕨
- 节瓜
- 炮弹果
- 破天菜
- 牛肝
- 金盏草
- 筋骨草
- 粳米
- 绛梨木
- 荆芥根
- 蓬莱葛
- 酱瓜
- 金兰
- 金瓜草
- 金缕半枫荷叶
- 朴树果
- 苹
- 苹果
- 见血封口
- 角果木子油
- 蒲葵叶
- 金凤毛
- 牛角腮
- 金狗脊黄毛
- 金珠柳
- 金缕梅
- 绞股蓝
- 牛扁
- 铺地草
- 金挖耳根
- 金沸草
- 橘饼
- 披散糖芥
- 普贤菜
- 绛梨木子
- 荚蒾子
- 菊花黄连
- 角花胡颓子
- 铺地罗伞
- 牛蒡
- 金合欢
- 铺山燕
- 棘豆根
- 江南卷柏
- 婆婆指甲菜
- 见血住
- 角翅卫矛
- 蒲蒻
- 牛马藤
- 金棒锤
- 欧泽芹
- 平地木
- 泡桐
- 绢毛木姜子
- 萍蓬草
- 牛抄藤
- 藨草
- 姜花果实
- 碱黄鹌菜
- 积雪草
- 莙荙菜
- 蓟罂粟
- 蓟罂粟子
- 蒲草根
- 尖顶地星
- 牛齿
- 偏叶白齿藓
- 屏风草
- 披针叶毛茛
- 荚囊蕨
- 铺地黍
- 尖叶子打虫药
- 金刚刺
- 金槐
- 金盏菊根
- 江西金钱草
- 焦栀子
- 爬山豆根
- 破布草
- 菊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