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大
《中华本草》:金刚大
拼音注音
Jīn Gānɡ Dà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部科植物黄精叶钩吻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omia japonica Miq.[C.kiushiana Makino]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黄精叶钩吻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节多而密。茎直立,不分枝,高14-40cm,基部有鞘。叶3-5枚,互生于茎上部,叶具柄;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1cm,宽3.5-8cm,先端近急尖,基部浅心形而略向叶柄延,主脉7-9条,小脉网状和近于横出平行。花小,单生或2-4朵排成总状花序;总花梗丝状,下垂,长1.5-2cm;花梗长8-15mm;苞片小,丝状;花被片4,黄绿色,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大小儿相等,长3mm或更长,宽2.5-3mm,边缘反卷;雄蕊4,花丝粗、短,花药黄色,椭圆状拱形,斜内向;子房卵形而扁,具胚珠数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浙江、安徽。
化学成分
根含粉蓝黄杨胺(pachysamine)A,异萼金刚大定(croomionidine),异萼金刚大碱(croomine),二去氢异萼金刚大碱(didehydrocroomine)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
辛;凉;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1.5-2.4g,嚼或磨碎开水冲。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川山橙果
- 九节风
- 剪夏罗根
- 金发草
- 刺蓬花
- 椴树
- 半拉子
- 僵蛹
- 红树果
- 蛟龙木
- 交翅木
- 金毛木通
- 熊掌
- 剑叶紫金牛
- 梓菌
- 劲直蒿
- 地星
- 卷毛婆婆纳
- 地柏
- 大一面锣
- 角翅卫矛果
- 交连假瘤蕨
- 具苞水柏枝
- 蕨根
- 见风消
- 金爪儿
- 石蔓藤
- 交剪草
- 剑叶铁树
- 蕨
- 卷毛耳草
- 金丝木通
- 花叶竹芋
- 假蓝靛
- 卷柏
- 光亮密网蕨
- 鹅蛋壳
- 鸡屎藤果
- 白螺蛳壳
- 西藏鸡爪草花
- 西藏桃叶珊瑚叶
- 白茅根
- 狗娃花
- 葛藟汁
- 刚毛尖子木
- 狗母鱼
- 大山黧豆
- 鬼灯笼根
- 白花龙胆
- 百步还阳丹
- 鸡爪花
- 竹鸡
- 蟹爪
- 西藏土连翘
- 百里香叶杜鹃
- 鬼灯笼
- 碧桃干
- 鸡树条
- 西藏点地梅
- 安息香
- 小礼花种子
- 阿利藤
- 过坛龙
- 狗枣子
- 椬梧
- 西藏圆柏
- 白贝
- 瘴气藤
- 百尾笋
- 矮脚南
- 中华赛爵床
- 筀笋
- 海粉
- 血竭
- 白萆薢
- 高粱米糠
- 鸡爪草
- 二郎剑
- 千层楼
- 粗榧子
- 骨碎补
- 白酒草
- 空心柳
- 竹凌霄
- 掌羽凤尾蕨
- 百里香
- 毛叶黄药
- 白金果榄
- 野苦荬菜
- 庵闾子
- 通骨消
- 高粱泡根
- 黑大艽
- 蚺蛇肉
- 糕菜
- 香豆蔻
- 黑沙蒿根
- 芭茅
- 竹头草
- 跌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