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果榄
《中华本草》:白金果榄
拼音注音
Bái Jīn Guǒ Lǎn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变色马兜铃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versicolor S.M.H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变色马兜铃 木质藤本。块根圆锥形,常数个相连。嫩枝纤细,具纵棱。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2cm,粗壮,常弯扭,稍被毛;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4-25cm,宽4-6.5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呈狭耳形,两侧裂片常稍内弯或下垂,边全缘,下面叶脉上疏被长柔毛,后渐脱落,基出脉3条。花单生或2花聚生,稀排成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花梗密被褐色长柔毛;小苞片钻形,密被褐色长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剧弯曲,从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短而彼此互相贴生,黄绿色,有纵脉纹,外面密被丝质长柔毛,内面无毛;檐部盘状近圆形,花蕾时黄色,开花后紫红色,有网状脉纹,外面密被棕色丝质长柔毛,边缘浅3裂;喉部半圆形,稍具领状突起;花药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密破棕色长柔毛;合蕊柱裂片先端钝,边缘向下延伸,并有乳头状突起,蒴果椭圆状,长5-8cm,6棱,成熟时暗褐色,自先端向下开裂。种子卵形,背面平凸状。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林缘或山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块根呈不规则形或长圆锥形,直径5-9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的裂纹。多横切成片,切面白色或黄白色。气清凉,味微苦。[br]显微鉴别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内侧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长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长圆形的长径105-140μm,短径35-70μm,圆形的直径20-56μm。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木质部被宽狭不一的射线分成很多束,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层环形,近中央有4个大的1-2分叉的木质部束,内方可见副形成层。粗大的块根中央有异型维管束,其木质部在外方,韧皮部在内方。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
含尿囊素(allantoin),硬脂酸(stearic acid),豆甾-4-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豆甾烷-3,6-二酮(stigmastane-3,6-di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马兜铃酸A甲酯(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甲酯(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 methyl ester),去硝基马兜铃酸(denitroaristolochic acid),6-甲氧基去硝基马兜铃酸(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6-甲氧基马兜铃酸A甲酯(6-methoxy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异马兜铃内酯(isoaristolactone),银袋内酯(versicolactone)A、B、C、D。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肠炎腹泻;菌痢;咽喉肿痛;腮腺炎;瘰疬;乳痈;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
别名
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
来源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腮腺炎。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治乳腺炎,过敏性皮炎,疥疮,用块根研粉,日服3~4次,每次1钱,开水冲服;另取干粉适量调醋外搽。
备注
(1)本品在广西叫“银袋”,是形容它块根的形状和颜色特征。因它块根状如口袋,内白色,故名银袋。(仿佛防己科的[b]金果榄[/b]Tinospora sagittata (Oliv.) Gagnep.其块根外皮土黄色,故名“金袋”。)本品正名叫[b]白金果榄[/b],亦以其颜色与[b]金果榄[/b]有别而命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田野卷耳
- 无患树蔃
- 藏绵芪
- 狭叶当归
- 云南五味子根
- 大地柏枝
- 密花角蒿
- 牛伴木
- 粗叶木
- 蜀五加
- 柳叶菜花
- 山马兰
- 黄唇鱼心
- 一碗水
- 小三叶耳蕨
- 莽草根
- 鹅肉
- 合欢花
- 花拐藤根
- 多花胡枝子
- 天蓝苜蓿
- 铧尖草
- 竹(鼠留)子牙
- 九龙藤叶
- 臭节草根
- 大榆蘑
- 甜瓜
- 大叶酸藤子
- 山藤藤秧
- 广枝仁
- 水团花根
- 冠唇花
- 天脚板果
- 茺蔚子
- 螳螂
- 垂珠花
- 大活
- 林檎
- 枇杷花
- 岩泽兰
- 蚌花
- 纤枝山柑
- 蝉翼藤
- 绵马贯众
- 水蕨
- 山皂角
- 白草莓
- 臭威灵
- 小草乌
- 草本威灵仙
- 小叶三点金
- 白猪母菜
- 硫黄
- 甜远志
- 柱果木榄果
- 峨眉耳蕨
- 小礼花种子
- 银鱼
- 刚竹
- 苏木蓝
- 白鲜皮
- 蒙自虎耳草
- 骨节草
- 橙叶
- 山郎木叶
- 莽草
- 草龙
- 华东木蓝
- 川梨
- 慈竹茹
- 垂穗荛花
- 蕙实
- 昆明山海棠
- 川牛膝
- 秋海棠根
- 茶子
- 慈姑叶
- 玄明粉
- 百部还魂
- 蟾头
- 川乌头
- 小山豆根
- 翠鸟
- 催产草
- 红楤木
- 芒
- 慈姑
- 澄茄子
- 绵阳岩白菜
- 苏铁叶
- 朝天罐
- 蚕豆壳
- 向日葵花
- 巴茅根
- 白鸭肉
- 鹿角胶
- 节节茶
- 野猪头骨
- 白蔹子
- 稗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