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巴戟
《中华本草》:大果巴戟
拼音注音
Dà Guǒ Bā Jǐ
别名
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果巴戟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ochinchinensis DC.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大果巴戟天,攀援大灌木,被于后变淡黄色、广展的长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托叶膜质,长6-10mm,有时具刚毛状附属体2-3条;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2cm,宽3-5(-6.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或浅心形、上面被疏粗毛,下面密被长柔毛,纸质。花序顶生,伞形花序式排列,由4-10个小头状花序组成,头状花序直径6-8mm,有花10-20朵;总花梗长1-3cm,被毛;萼筒近半球形,长约2mm,先端4-5裂,裂片线形或三角形,长短不等,外弯;花冠高脚碟形,长4-5mm,裂片4-5,长圆形,长2-3mm;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1-1.5cm,先端平压,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沟谷潮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宣肺止咳。主风湿痹痛;感冒;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莿(木冬)
- 白饭豆
- 野茄树
- 生漆
- 鸭脚木
- 乌蔹莓
- 矮杨梅果
- 珍珠风子
- 蔓荆子叶
- 笔筒草
- 象胆
- 铁灯兔耳风
- 密毛桃叶珊瑚叶
- 大石韦
- 大肺筋草
- 黄麻梗虫
- 八角茴香
- 水蓼根
- 野葱
- 獭子树
- 毛葡萄
- 角蒿
- 鹰爪花根
- 十大功劳根
- 棣棠花
- 铜锤草根
- 钻天杨
- 三叉苦
- 鬼灯笼
- 翻天红
- 白椴
- 臭蒿
- 漆树皮
- 长筒马先蒿
- 红管药
- 黄山鳞毛蕨根
- 西藏土连翘
- 獾油
- 早禾树
- 香蕈
- 山郎木叶
- 紫茉莉子
- 三花枪刀药
- 南瓜瓤
- 山鸡腿
- 漆子
- 巴山虎
- 野蘑菇
- 蓝布正
- 石寄生
- 鬼目
- 麻疯树
- 山椒根
- 虎石头
- 狐心
- 毒蛆草
- 白头翁茎叶
- 海蓬子
- 牛心茄子
- 越瓜
- 紫苏
- 野高粱
- 火腿
- 赛繁缕
- 东廧子
- 白鹇
- 橡实壳
- 金钟花
- 壮筋草
- 笔仔草
- 龟版胶
- 玉米油
- 金不换
- 九倒生
- 马银花
- 垂丝海棠
- 豹肉
- 苦碟子
- 香椿子
- 刺果藤仲
- 纤花千金藤
- 仙桃草
- 黄颔蛇骨
- 重楼
- 锅铲叶
- 粘毛鼠尾草果
- 东莨菪
- 龟甲胶
- 貂尾
- 鼠妇
- 蛇退步
- 红杉皮
- 百足藤
- 岩青兰
- 骆驼脂
- 西伯利亚蓼
- 柞木枝
- 续断
- 菥蓂
- 刺藦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