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泡通叶
《*辞典》:大泡通叶
拼音注音
Dà Pào Tōnɡ Yè
出处
《贵州民间药》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
功能主治
《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受寒冷刺激而起),用大泡通叶一张,火上烤软后包于患处.每夜如法包一次。"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大泡通叶
拼音注音
Dà Pào Tōnɡ Yè
别名
牛嗓管叶、豆鼓叶、大豆豉叶
英文名
Leaf of Delavay Schefflera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穗序鹅掌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delavayi (Franch.) Harm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研粉。
原形态
乔木灌木,高3-8m。茎粗大,外表暗褐色;小枝粗壮,幼时必生黄棕以星状绒毛,后即脱落;具白以片状髓心。掌状复叶有小叶4-7;叶柄长4-16cm,最长可至70cm,幼时密生星状绒毛,成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cm,最长可达35cm,宽2-8cm或稍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形至圆形;全缘具疏离不整齐粗齿或1-3浅裂至深裂,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灰白以或黄棕色星状绒毛,主脉粗而明显;侧脉8-12对,上面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网脉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为绒毛掩盖而不隆起。花无梗,穗状花序聚生成大圆锥花序顶生,长12-10cm,主轴和分枝幼时均密被星状绒毛,后毛逐渐脱落,分枝长10-30cm;苞片卵形,长4-5mm,小苞片三角状卵形,长1-2mm,均密被星状绒毛;萼长1.5-2mm,疏被星状短柔毛,边缘有4-5齿;‘花瓣4-5,三角状卵形,长约2mm,无毛,花白色;雄蕊5,花丝长约3mm;子房下位,4-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不明显,花盘隆起。果实球形,直径约4mm,紫黑色,几无毛;宿存花柱长1.5-2mm。花期10-11月,果期翌年1月。
性味
味苦;涩;性微寒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解毒敛疮。主风疹;湿疹;皮炎;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贵州民间药物》:治皮肤裂开(受寒冷刺激而起),用大泡通叶一张,火上烤软后包于患处。每夜如法包一次。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茖葱
- 骆驼蓬
- 毛八角枫
- 马鞍藤
- 猫儿黄金菊
- 毛蜂斗草
- 磨盘根
- 猫肉
- 毛叶轮环藤
- 马尾连
- 木鳖子根
- 南蛇藤果
- 南天竹
- 青桐翠木
- 木瓜根
- 飘拂草
- 牛泷草
- 石米
- 披散糖芥
- 铅霜
- 人尿
- 曲花紫堇
- 及己
- 三叶槭根
- 锦鸡
- 金盏菊
- 山韭
- 山麦冬
- 行夜
- 山杨柳
- 大画眉草花
- 山油麻
- 鲨鱼肉
- 石榴花
- 锈毛旋蒴苣苔
- 鼠肝
- 十三年花
- 水黾
- 水栀叶
- 穗花杉叶
- 金花蚤草
- 杏香兔耳风
- 原蚕沙
- 大果琉璃草
- 薄荷
- 椒蒿
- 金花茶叶
- 西南文殊兰
- 大理菊
- 肉桂油
- 凤眼果根
- 金盏银盘
- 方解石
- 浮石
- 凤眼果壳
- 叫姑姑
- 金老梅叶
- 冠唇花
- 橘根
- 水田七叶
- 汝兰
- 分枝火绒草
- 扶桑花
- 橘白
- 红葱
- 大唇香科科
- 夹蛇龟肉
- 石串莲
- 夜花藤
- 枫荷梨
- 锡叶藤
- 大鱼鳔花
- 金线鱼
- 西归芹根
- 刚竹
- 金草
- 救军粮叶
- 长尾复叶耳蕨
- 光刺兔唇花
- 大苞甲跖草
- 巨藻
- 大狼毒
- 橘络
- 木防己
- 光叶巴豆树
- 榉树叶
- 公鸡头叶
- 算盘子根
- 光头前胡
- 秀丽槭
- 刚毛香茶菜
- 莼
- 姜露
- 红花小独蒜
- 多花猕猴桃根
- 大画眉草
- 佛杜树
- 金箔
- 公母草
- 佛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