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昏头鸡
《中华本草》:大昏头鸡
拼音注音
Dà Hūn Tóu Jī
别名
贯众、蕨薇菜根、大叶兰芝、大叶鲁基、牛尾贯众、昏头鸡、大叶贯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齿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caryotideum(Wall.)Presl[Aspidium caryotideum W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挖出根茎,除去泥沙和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株高40-70cm。根茎短而直立,密被深褐色、披针形有缘毛的大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30cm,禾秆色,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向上渐稀而呈狭线形;叶片长圆披针形,纸质,长25-40cm,宽10-20cm,单数一回羽状;羽片3-5对,侧生羽片阔镰状三角形,顶生1片通常较大,三尖叉形,长12-15cm,宽8-10cm,侧生羽片先端短尾尖,基部圆形,上侧或两侧呈三角形耳状凸起,边缘有规则的细刺状尖齿;叶脉网状,中脉两侧各有网眼6-7行,内藏小脉1-3条。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内藏小脉中部,通常满布叶背;囊群盖褐色,边缘有长睫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900m的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台湾、湖北、广东等地。
性味
苦;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主疔疮痈肿;瘰疬;毒蛇咬伤;崩漏带下;水肿;跌打损伤;蛔积;预防流感;麻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田七
- 苘实
- 辣椒
- 麻柳树根
- 水茄冬
- 水木草
- 合子草
- 田麻
- 木麻黄
- 黑萼棘豆
- 凤尾兰
- 冰糖
- 地梅子
- 虎斑游蛇
- 水狗子
- 绣线菊子
- 华山矾果
- 萱草嫩苗
- 芦叶
- 鲤鱼脂
- 大种鹅儿肠
- 蛇王藤
- 朴树果
- 小扁豆
- 大麻叶佩兰
- 龟甲胶
- 太平莓
- 乌榄核
- 小白蒿
- 将军树
- 牡狗阴茎
- 野京豆
- 蜂斗菜
- 莲座蓟
- 熏衣草
- 角盘兰
- 火炭母
- 鸡血七
- 雪上一枝蒿
- 竹林消
- 胡荽
- 黄秋葵叶
- 胆星
- 仙掌子
- 水甘草
- 龙珠
- 葛上亭长
- 宿苞豆
- 沙糖根
- 枸骨子
- 金剪刀草
- 地菍果
- 蛇疙瘩
- 鹤顶兰
- 廊茵
- 鲮鱼
- 碎米柴
- 大瓦韦膜叶星蕨
- 蕉芋
- 五桠果
- 红天葵
- 虎图辣
- 红泽兰
- 锅铲叶
- 鸽
- 毛叶石楠
- 蔊菜
- 骆驼黄
- 珊瑚草花
- 天门冬
- 山马豆根
- 娑罗子
- 树葱
- 藿香
- 三爪金龙
- 打火草
- 大金发藓
- 算盘子根
- 八仙草
- 酸叶胶藤
- 铃铃草
- 黄羊角
- 豆豉姜
- 兴安升麻
- 黄唇鱼鳃
- 狼把草根
- 神香草
- 双叶金枪
- 盲肠草
- 大羊角瓢
- 黄花虱麻头
- 锦地罗
- 粉防己
- 匍匐滨藜
- 水田碎米荠
- 荞麦
- 铃茵陈
- 狗肝菜
- 番石榴干
- 露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