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芒萁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芒萁
别名
大羽芒萁
来源
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味
微甘,平。
功能主治
解毒止血。外用治蜈蚣咬伤,外伤出血。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芒萁
拼音注音
Dà Mánɡ Qí
别名
大羽芒萁
英文名
Ample Forked Fern
出处
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大芒萁的嫩苗及髓心。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株高达1.5m。根茎横走,密被锈黄色长毛。叶具长柄,长达80cm;叶革质,无毛,疏生,下面呈灰蓝色,叶轴三至四回二叉分枝,分枝处的休眠芽具卵形的苞片,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齿牙,除末回分枝外,各回分叉的两侧均有1对羽状深裂的托叶状大羽片;末回羽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cm,宽8-12cm,羽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披针形,长4-10cm,宽8-10mm,边缘全缘或波状;侧脉每组有小脉5-7条。孢子囊群生于每组小脉的上下两侧基部的弯弓处,在主脉两侧排成不规则的2-3行。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400m的疏林下或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微甘;平;涩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解毒;止血。主蜈蚣咬伤;鼻衄;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嫩苗及髓心:味微甘,性平。有解毒止血的功能。用于蜈蚣咬伤、鼻衄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苞寄生
- 旋复花根
- 大草蔻
- 大花活血丹
- 大巢菜
- 大树跌打
- 大草乌
- 大肺经草
- 大泡通皮
- 大荃麻
- 紫弹树叶
- 大白顶草
- 大画眉草
- 大山芝麻
- 斜叶榕
- 大籽蒿
- 大独脚金
- 大薸
- 小黄皮
- 新疆藜芦
- 大花卫矛
- 大果臭椿皮
- 心胆草
- 大榆蘑
- 大果琉璃草
- 大粘药
- 大红菇
- 小血藤叶
- 大树皮
- 大皮消
- 大白药
- 序梗女贞
- 大花威灵仙
- 新疆卫矛
- 大膜盖蕨
- 小通草叶
- 新木姜子
- 大泡通叶
- 小贯众
- 小金樱
- 小鹭鸶兰
- 小黑药
- 旋柄茄
- 长梗玄参
- 徐长卿
- 小血光藤
- 大浮萍
- 小鬼钗
- 大花美人蕉
- 心叶荆芥
- 小药木
- 大画眉草花
- 大茶药根
- 大田基黄
- 小黄构
- 大花柳叶菜
- 小酒瓶花
- 大苞甲跖草
- 小金钱草
- 心叶荚蒾根
- 大花列当
- 小驴蹄草
- 大板山蚤缀
- 小酒饼花
- 小龙胆草
- 大苞芹
- 大杜鹃
- 斜叶榕叶
- 小豆柴
- 大山玄参
- 小齿锥花
- 心叶风毛菊
- 小通草
- 小麦麸
- 小过路黄
- 新木橿子
- 心叶百合
- 小虎耳草
- 大红毛叶
- 小黄连刺
- 羊耳菊
- 大横纹
- 旋花苗
- 星宿菜
- 大苦草
- 大管
- 大花石上莲
- 旋花
- 大肺筋草
- 小谷精草
- 小青藤香
- 小黄树
- 大种鹅儿肠
- 小青
- 大接骨丹
- 假地豆
- 新疆一支蒿
- 大木通
- 大葫芦
- 小败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