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花雀梅藤
《中华本草》:梗花雀梅藤
拼音注音
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
别名
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
英文名
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梗花雀梅藤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eretia henryi Drumm.et Sprague [Berchemia cavaleriei Levl.;S.cavaleriei(Levl.) Schneid.]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
梗花雀藤 藤状灌木,高约2.5m。无刺或具利。小枝红褐色,无毛,老枝灰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5-13mm,无毛或被微柔毛;托叶钻形;叶片纸质,长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花具1-3mm长的梗,白色或黄白色,无毛,单生或数个簇生排列成疏散的总状或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轴无毛,长3-17cm;萼片5,卵状三角形,先端尖;花瓣5,匙形,先端微凹;子房3室。核果近球形,直径4-5mm,熟时紫红色。种子2颗,扁平,两端凹入。花期7-11月,果期翌年3-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林下、灌丛中或阴处岩石缝隙上。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
苦;寒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降火。主胃热口苦;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果:有清胃热和火热的功效。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黑老头
- 熊脂
- 附地菜
- 软骨过山龙
- 奇蒿
- 鬼笔
- 白铃子
- 大苞叶千斤拔叶
- 珍珠菜
- 千年艾
- 千金子霜
- 太子参
- 番石榴树皮
- 木瓜枝
- 倒吊笔叶
- 单叶铁线莲
- 栝楼茎叶
- 桂竹糖芥
- 宽叶紫萁苗
- 天目木姜子
- 大花糙苏
- 杠木
- 千金花
- 倒水莲
- 韭子
- 大蕉皮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狗头骨
- 佛指甲
- 天山花楸
- 凤庆鸡血藤
- 太白三七
- 浮海石
- 金老梅花
- 金蛤蟆
- 金钱松叶
- 凤丫草
- 凤眼果树皮
- 大金银花
- 金钩如意草
- 金银花子
- 大泡通叶
- 干冬菜
- 昙花
- 木防己
- 大黑药
- 打米花
- 天目木姜叶
- 天竺子
- 柑核
- 桂花
- 对叶林
- 对节树根
- 毛冬瓜叶
- 金钱木根
- 土鳖虫
- 天冬
- 七叶仔
- 凫肉
- 干漆
- 榧花
- 猫胡子花
- 块茎糙苏
- 母猪藤根
- 金荞麦茎叶
- 金钱白花蛇
- 土白芨
- 金礞石
- 大扁竹兰
- 土白蔹
- 岗梅根
- 明胶
- 大荃麻
- 果上叶
- 柑叶
- 对叶散花
- 凤眼果
- 岗边菊
- 杠香藤
- 枸杞叶
- 番荔枝根
- 金鸡豇豆
- 韭根
- 山海棠
- 天王七叶
- 岗梅叶
- 工布乌头
- 广玉兰
- 托腰散
- 昆明山海棠
- 冬瓜子
- 大横纹
- 大毛桐子根
- 天山雪莲花
- 天麻子
- 方叶五月茶
- 七叶一枝花
- 七叶子
- 头顶一支花
- 桂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