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扁竹兰
《中华本草》:大扁竹兰
拼音注音
Dà Biǎn Zhú Lán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扇形鸢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wattii Bake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除去茎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扇形鸢尾 多年生草本,高达100cm。根茎横生,粗壮,直径达1cm,黄白色,节明显;须根分枝较多,黄白色。地上茎扁圆柱形,节明显。叶黄绿色,集生茎顶,基部套叠,排成扇面状,叶片宽剑形,长50-70cm,宽5-7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花茎高30-50cm,有纵棱和浅沟;总状圆锥花序,有5-7分枝,每分枝处有3-5苞片,内含2-4朵花;花蓝紫色,直径7.5-8cm,花被管长约2cm,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有深紫色的斑纹及条纹,边缘波状皱褶,中肋上具黄色鸡冠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雄蕊3,花药黄色;花柱分枝3,淡蓝色,花瓣状;子房下位,纺锤形,长7-8mm。蒴果椭圆状,长2.8-3.5cm,直径1.3-1.5cm,先端具短尖,有6条棱;种子扁平,半圆形,棕褐色,直径约4mm。花期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草地、林缘及河边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主咽喉肿痛;肺热咳喘;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禾叶风毛菊
- 伞花绢毛菊
- 关白附
- 金牛草
- 山萝花
- 牛奶树子
- 小花黄堇
- 山牛毛毡
- 茄根
- 锯齿草
- 白茅根
- 益母草
- 山橿
- 桔梗
- 哈蟆油
- 水龙胆草根
- 漏斗瓶蕨
- 灯台树
- 大靛根
- 打箭菊
- 粉团花
- 羊角藤
- 台湾榕
- 薄叶棘豆
- 大叶马尾连
- 鳗鲡鱼
- 狗筋蔓
- 鄂西天胡荽
- 胆星
- 两指剑
- 胡麻仁
- 鳙鱼头
- 桂木干
- 落葵
- 犀肉
- 野西瓜苗
- 雪山林
- 转心莲
- 韭菜
- 野茉莉
- 铃兰
- 萱草根
- 西南山茶
- 蒟蒻薯叶
- 高山唐松草
- 杉材
- 锥螺壳
- 南瓜七
- 金钱橘饼
- 狼把草根
- 万寿菊
- 石楠
- 荔枝核
- 毛女贞
- 毒箭羊角拗
- 大薸
- 大扁竹兰
- 血桐
- 菟丝子
- 锈毛络石
- 灵寿茨
- 大五爪金龙
- 药茴香
- 浙江七叶树
- 桃子
- 复羽叶栾树
- 野京豆
- 象皮木
- 密脉鹅掌柴
- 戴星草
- 台湾千金藤
- 孔雀尾
- 蝙蝠葛
- 碎米蕨
- 红马蹄草
- 檀香油
- 鸡大腿
- 三白草
- 薜荔
- 鼋甲
- 簇生卷耳
- 凤尾搜山虎
- 砗磲
- 秋海棠
- 紫花鱼灯草
- 泡掌筒
- 辽东栎皮
- 玄精石
- 麻油
- 理肺散
- 芭蕉花
- 淡秋石
- 沙枣
- 东北埃蕾
- 多蕊蛇菰
- 香根芹
- 鲜地黄
- 香胶木根皮
- 香石藤果
- 羊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