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肺散
《中华本草》:理肺散
拼音注音
Lǐ Fèi Sàn
别名
接骨丹、小接骨、接骨草
英文名
all-grass of Climbing Hedyotis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攀援耳草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otis scandens Roxb.[ Oldenlan-dia scandens (Roxb.) O. Kuntze.]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
攀援耳草多年生攀援状草质藤本,长可达5-10m。主根发达,圆柱形,多弯曲。茎圆柱形,有槽及细条纹,具分枝,无毛,具明显托叶鞘。叶对生;近无柄或具长2-3mm的叶柄;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绿白色,两面平滑无毛,侧脉3-4对。全缘。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总花梗被柔毛;苞片线形,长2-3mm,被毛,花梗长3-4mm;花萼漏斗状,长2mm,先端具4浅齿,齿间有2-3枚腺体外凸;花冠白色,花冠简长2mm,裂片4,长约4mm,反曲,基部密生曲长柔毛;雄蕊4,花药外露,柱头2,密生短柔毛。果球形,直径约5mm,黑色。花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或疏林边缘。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茎具四棱,有槽及细条纹,节膨大。节上有托叶鞘,鞘具纤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1cm,宽1.5-4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侧脉3-4对;托叶鞘具纤毛;叶柄短。圆锥状聚伞花序顶峰一或顶部腋生,花小,密集。蒴果宽倒卵形,棕黑色,具宿萼。气微,味淡。
性味
苦;凉
归经
肺;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理肺止咳;续筋接骨。主肺炎;支气管炎;口腔炎;肺结核;骨折;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干品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普济方》卷一六三:理肺散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宜肺平喘,理气化痰。治喘嗽,胁肋刺痛,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和滓,食后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三
《*辞典》:理肺散
拼音注音
Lǐ Fèi Sàn
别名
接骨丹、小接骨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攀援耳草的全株。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攀援状草质藤本,长可达5~10米。主根发达。圆柱形,多弯曲。茎有槽及细条纹,无毛,节上有明显的托叶鞘,多分枝;小枝棱形,老时呈圆柱形。单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3.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白绿色,全缘,两面平滑无毛,侧脉3~4对,不明显,叶柄短。花小,白色,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果小,球形,径约5毫米,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山坡的灌木丛或疏林边缘。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消炎,续骨。治肺炎,支气竹炎,口腔炎,肺结核,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老虎俐
- 栗树皮
- 癞皮根
- 绿衣枳壳
- 老米酒树
- 李树叶
- 李树胶
- 梨树根
- 理石
- 兰花
- 兰花双叶草
- 兰花叶
- 兰花根
- 老君须
- 痢止蒿
- 硫黄菌
- 椋子木
- 硫黄
- 类梧桐
- 卵叶贝母
- 罗盖叶
- 林檎
- 炉甘石
- 庐山瓦韦
- 窿缘小叶桉
- 篱天剑
- 簕竹
- 廉姜
- 李核仁
- 流苏子根
- 狼把草
- 竻苋菜
- 簝叶竹根
- 绿段草
- 亮光菜
- 六月雪
- 六棱菊
- 罗勒子
- 罗浮柿根
- 刘寄奴
- 栗荴
- 狸骨
- 狼膏
- 绿豆粉
- 罗伞树
- 冷饭果
- 列当
- 岭南铁角蕨
- 柃木
- 柳叶亚菊蒿
- 栎叶槲蕨
- 狼尾巴花
- 留兰香
- 窿缘桉叶
- 络石果
- 六道木
- 兰草
- 狼杷草
- 凉三七
- 卤地菊
- 廊茵
- 柳杉叶
- 灵猫肉
- 篱栏子
- 绿盐
- 绿萼水珠草
- 六曲
- 罗汉松实
- 兰香草
- 罗裙带根
- 老白花树皮
- 榈木
- 亮叶冬青根
- 绿绒蒿
- 六月瓜
- 羚羊角
- 勒鱼
- 栗壳
- 楼梯草根
- 榔榆茎叶
- 狼肉
- 簕苋菜
- 绿珊瑚
- 绿花耧斗菜
- 绿青
- 梨木灰
- 琉璃草根
- 了哥王子
- 六轴子
- 罗汉果
- 冷杉果
- 吕宋果
- 拦路虎
- 柳叶
- 栾犀
- 梨木皮
- 六大天王
- 绿豆升麻
- 兰石草
- 罗浮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