茖葱
《中华本草》:茖葱
拼音注音
Luò Cōnɡ
别名
格葱、山葱、隔葱、鹿耳葱、角葱、天蒜、岩蒜
英文名
Bulb of Longroot Onion
出处
出自《唐本草》《纲目》:格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开白花,结子如小葱头,世俗不察胡葱即蒜葱,误指此为胡葱。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茖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victoriali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
原形态
茖葱,多年生草本。鳞茎柱状圆锥形,单生或数枚聚生,鳞茎黑褐色,网状纤维质。叶具长柄;叶片2-3枚,长卵形或长椭圆形乃至宽椭圆形,长8-20cm,宽3-10cm,先端短法或钝,向叶柄渐狭,全缘,质软而平滑,稍带粉白色;叶脉平行。花茎长30-60cm;花小,绿白色乃至淡紫色,簇生于茎顶,成伞形花序排列;花被片6,雄蕊6,花丝比花被片长1.5倍;子房上位,具短柄,3室,每室有1胚珠。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花、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林荫、草甸。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和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
鳞茎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methhyl allyl disulfide),二稀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methylallyltrisulfide),皂甙(saponin),1-蔗果三糖(1-kestose),新蔗果三糖(neolestose)。[br]全草含3,4-二氢-3-乙烯基-1,2-二硫杂苯(3,4-dihydro-3-vinyl-1,2-dithiin),2-乙烯基4-4H-1,3-二硫杂苯(2-vinyl-4H-1,3-dithiin)。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衄血;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除瘴气恶毒。其子主泄精。2.《唐本草》:主诸恶蛓、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薄贴。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茖葱
拼音注音
Luò Cōnɡ
别名
格葱(《千金·食治》),山葱(《唐本草》),隔葱、鹿耳葱(《救荒本草》)。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茖葱的鳞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鳞茎长椭圆形,鳞茎皮成丝网状。叶具长柄,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全缘,质软而平滑,稍带粉白色;平行脉。花茎长30~60厘米:花小,绿白色乃至淡紫色,簇生于茎顶,成伞形花序排列;花被6;雄蕊6;子房上位,3室,花柱丝状,柱头小。蒴果,室背开裂;种子黑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林荫、草甸。分布于东北、华北、湖北、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主含甲基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亦即其香气的来源;还含皂甙与糖:1-科斯糖,新科斯糖。
性味
《千金·食治》:"辛,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千金·食治》:"除瘴气恶毒。其子主泄精。"
②《唐木草》:"主诸恶鼓、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薄贴。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罗汉松
- 芦荟
- 老枪谷根
- 扁蕾
- 大麦苗
- 老来青
- 扁樱桃
- 芦荟花
- 绿豆花
- 荔枝壳
- 绿青
- 半把伞
- 罗伞树
- 北细辛
- 腊雪
- 半夏曲
- 半枫荷叶
- 半边山
- 半蒴苣苔
- 变豆菜
- 老白花
- 老婆子针线
- 罗布麻
- 扁担杆
- 半边钱
- 扁青
- 良旺茶
- 芦茎
- 绿花耧斗菜
- 变叶榕
- 罗勒根
- 老米酒树
- 宝盖草
- 半圆盖阴石蕨
- 扁果
- 莨菪
- 壁钱幕
- 巴茅根
- 腊梅花
- 巴旦杏仁
- 罗浮柿
- 绿豆粉
- 变蛋
- 布渣叶
- 罗汉果
- 斑叶兰
- 博落回
- 扁豆叶
- 绿豆叶
- 芦竹箨
- 报春花
- 绿衣枳壳
- 罗汉松实
- 老鼠簕
- 肋柱花
- 包袱七
- 壁钱
- 罗浮柿根
- 罗盖叶
- 老熊花
- 绿花独活
- 荔枝核
- 罗裙带根
- 老蜗生
- 罗望子叶黄檀
- 老头草
- 老君须
- 半拉子
- 羊血
- 叉枝藻
- 羊蹄实
- 刺藦苓草
- 刺蒺藜
- 羊须
- 刺梨根
- 薏苡根
- 出山虎
- 垂柳
- 刺菱根
- 小柿子
- 腰骨藤
- 羊肉
- 芫荽
- 刺黄连
- 羊肾
- 刺齿凤尾蕨
- 芸香草
- 刺楸
- 茵芋
- 羊耳朵叶
- 羊脑
- 羊皮
- 羊蹄暗消
- 催产草
- 蘡薁
- 羊肌藤
- 羊角桃
- 刺果甘草
- 刺果苏木
- 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