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青
《中华本草》:两面青
拼音注音
Liǎnɡ Miàn Qīnɡ
别名
小姑娘茶、大白饭果、小姑娘叶、洋辣子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包疮叶的全株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e indica(Roxb.)A.DC.[Baeobotrys indica Roxb.]采收和储藏:全株,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晒干。叶,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大灌木,高1-3m,稀达5m。分枝多,幼时具深沟槽,有密且突起的皮孔。叶王生;叶柄长1-2.5cm;叶片坚纸质至近革质,卵形至广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7cm,宽5-9cm,先端急尖,突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疏细齿或粗齿;背面脉隆起,细脉不甚明显,具明显的脉状腺条纹。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常仅于基部分枝,腋生及近顶生,长3-5cm;苞片三角状卵形或近披针形,花梗长1-2mm;小苞片广卵形,紧贴花萼基部;花长约2mm;萼片广卵形,较萼管长或近等长,具疏柔毛;花冠白色或淡黄绿色,钟状,具不明显的脉状腺条纹,裂片与花冠等长或略长,广卵形,先端圆形,边线微波状;雄蕊在雄花中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内藏;花丝较花药略长或近等长;花药圆形;雌蕊不超过雄蕊,柱头微裂。果卵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3mm,具纵行肋纹;宿存萼包果顶部。花期4-5月,果期9-11月或4-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山坡疏林或密林阴处。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叶中含槲皮素(quercetin)[1],槲皮素-3-鼠李糖甙(quercetin-3-rhamnoside)和谷甾醇(sitosterol)[2]种子中含有杜茎山酚(maesol)[3]。该植物还含杜茎山醌(maesaquinone)等化合物[4]。
性味
微苦;性凉
归经
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降压。主肝炎;腹泻;麻疹;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面青
拼音注音
Liǎnɡ Miàn Qīnɡ
别名
甲满
来源
紫金牛科两面青M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肝炎,腹泻,胃痛,麻疹,高血压。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两面青
拼音注音
Liǎnɡ Miàn Qīnɡ
别名
小姑娘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甲满(傣名)。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紫金牛科植物千年树的全株。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2~3米。茎褐色或绿色,具红褐色皮孔。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锯齿,长8~13厘米,下面无毛。小枝与花穗有短柔毛。圆锥花序腋生;花冠筒部长0.6毫米,裂片长0.75毫米。浆果,熟时淡黄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路旁较湿润处。
性味
微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麻疹,肝炎,腹泻,胃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两面青配翠云草、马鞭草、白茅根,水煎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木鱼
- 月见草油
- 紫鸭跖草
- 独行千里
- 大果臭椿皮
- 马牙贯众
- 多花景天三七
- 肉桂叶
- 鹿髓
- 木姜子
- 落地生根
- 皂荚叶
- 黑腺珍珠菜
- 青羊胆
- 狗脑
- 小婆婆纳
- 西藏鸡爪草花
- 黄刺皮
- 番石榴叶
- 透骨草
- 野牡丹
- 大荨麻
- 辟汗草
- 牡蛎肉
- 冰草白穗
- 升登
- 禾秆蹄盖蕨
- 三叶崖爬藤
- 冬瓜叶
- 安息香
- 铁落
- 马蹄荷根
- 牛耳岩白菜
- 紫石英
- 小蓟
- 山牛毛毡
- 三朵云
- 水湿柳叶菜
- 紫茎
- 钓樟根皮
- 喜树叶
- 圆萼刺参
- 榔榆皮
- 藏三七
- 菱茎
- 栗荴
- 橹罟子
- 柳根
- 棱子芹根
- 琉璃草根
- 再生稻
- 榕树叶
- 野杜仲
- 罗星草
- 罗望子叶黄檀
- 榄李树汁
- 落马衣
- 漏篮子
- 老白花
- 葎草果穗
- 老婆子针线
- 展花乌头
- 黄鲴鱼
- 罗裙带根
- 绿豆
- 老熊花
- 雀翘
- 大叶金花茶叶
- 簕苋菜
- 老鸦糊
- 李树叶
- 芦荟根
- 荔枝藤
- 莲生桂子花
- 棱叶韭
- 柳杉
- 葎草花
- 白花穿心莲
- 萝芙木茎叶
- 莲子草
- 柳枝
- 麻糖风
- 菱蒂
- 老虎俐根皮
- 莲雾
- 绿豆升麻
- 豆瓣还阳
- 苦豆根
- 绿绒蒿
- 狼尾巴花
- 罗勒子
- 秦岭冷杉
- 庐山香科科
- 台湾磨盘草
- 林檎根
- 狼膏
- 绿豆皮
- 老鹳草
- 芦根
- 落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