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绿麻根
《中华本草》:野绿麻根
拼音注音
Yě Lǜ Má Gēn
别名
牡丹三七、华艾麻草、红禾麻根、铁秤铊、红火麻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 bulblfera(Sieb.etZucc.)Wedd.[L.terminalisWight;L.sinensisC.H.Wright;L.bulb-ifera Wedd.var.sinensis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80cm。根纺锤形。有棱,疏生螫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有稀疏螫毛;通常托叶腋生出1-3个褐色小珠芽;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8-13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叶缘有圆齿状锯齿。雌雄同株,雌雄花均成圆锥花序;雄花序腋生,长达4cm;雄花被4-5裂,白色,雄蕊与花被裂片同数而对生,退化子房杯状;雌花序顶生,长达15cm,通常向一侧分枝,密生短毛,雌花有短柄,雌花被4全裂,不相等,淡绿色,内侧2片,花后增大;子房初直立,后斜生,柱头线形。瘦果圆倒卵形,扁平,长2.5-3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边山谷。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茎连接成团块状,大小不等,灰棕色或棕褐色,上面有多数茎的残基和孔洞。根簇生于根茎周围,呈长圆锥形或细长纺锤形,扭曲,长6-20m,直径3-6m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细纵皱纹,有纤细的须根或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浅红棕色。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
辛;性温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烘干。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疼痛;月经不调;劳伤乏力;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白花果
- 白猪栗根
- 野漆树
- 滇海水仙花
- 杜仲藤
- 滇南千里光
- 白脚威灵
- 杜仲藤叶
- 滇五味
- 滇藁本
- 白牛膝
- 野京豆
- 迎春花根
- 远志木蓝
- 杜香
- 野棉花根
- 野灯草
- 绵三七
- 滇列当
- 白杨树
- 白花穿心莲
- 野牡丹子
- 野决明
- 野扇花果
- 野木鱼
- 白珠树
- 白杨树根皮
- 白腹锦鸡
- 白枪杆根
- 白杨叶
- 淡竹笋
- 良藤
- 白独活
- 白桂木根
- 灯台树果
- 椴叶独活
- 白粱米
- 白栎蔀
- 杜松
- 白花菜子
- 白花蛇舌草
- 野三七
- 野樱花
- 野席草根
- 杜梨
- 野油麻
- 淡竹叶
- 野柿花
- 野山蚂蟥
- 越王余筭
- 淡花当药
- 杜鹃
- 白皮
- 白细辛
- 野樱桃
- 滇丹参
- 白花射干
- 白柳
- 白背枫
- 断肠草
- 椴树
- 野梨枝叶
- 野慈姑
- 白花猪母菜
- 竹头草
- 野塘蒿
- 野升麻
- 白芷叶
- 野棕
- 滇南寄生
- 白矾
- 杜父鱼
- 断板龟
- 白线蛇
- 白栎
- 迎春花叶
- 白毛藤
- 白花蛇头
- 虉草
- 野百合
- 郁李仁
- 灯笼婆婆纳
- 野厚朴花
- 白榄根
- 杜根藤
- 滇羌活
- 白毛委陵菜
- 白狼毒
- 野料豆
- 白花鬼针草
- 白残花
- 白花灰毛槐树
- 白猪栗
- 野扁豆
- 煅石膏
- 蝇子草
- 迎红杜鹃
- 滇杠柳
- 白花龙胆
- 白石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