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罗子
《中华本草》:笔罗子
拼音注音
Bǐ Luó Zǐ
别名
山枇杷、毛鼻良。
英文名
root-bark of Stiffleaf Meliosma
出处
出自《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来源
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笔罗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iosma rigida Sieb.et Zucc.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笔罗子 乔木,高达7m。芽、幼枝、叶背中脉、花序均被诱色长绒毛。单叶;叶柄长1.5-4cm;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8-25cm,宽2.5-4.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渐狭楔形,全缘或中部以上有数个尖锯齿,叶背被锈色柔毛;侧脉每边9-18条;革质。花两性,圆锥花序顶生,主轴具3棱;萼片5或4,卵形或近圆形,有缘毛;花瓣5,白色,外面3片近圆形,直径2-2.5mm,内面2片长约为花丝之半,2裂;光瑞具数缘毛;发育雄蕊长1.2-1.5mm;子房无毛。核果球形,直径5-8mm;核球形,稍偏斜,具凸起细网纹。花期夏季,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阔叶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核果球形,直径5-8mm。果核球形,稍偏斜,具凸起细网纹,中肋稍隆起。干后果实表面显棕绿色。气微。
化学成分
树皮含鞣质16.0%。叶含鞣质5.7%。
性味
苦;平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解表,止咳。主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
《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治咳嗽、感冒,止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笔罗子
拼音注音
Bǐ Luó Zǐ
别名
野枇杷(《中国树木分类学》),粗糠柴、花木香(《中国经济植物志》),山枇杷、毛鼻良(《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出处
《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来源
为清风藤科植物笔罗子的果实。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树干笔直,皮灰褐色;嫩枝粗壮,密生锈色柔毛。单叶互生,革质,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8~25厘米,宽3~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或上部疏生锯齿,上面嫩时有毛,下面有锈色绒毛,侧脉在背面显明;叶柄长2.5~3厘米,有短毛。圆锥花序顶生,有锈色柔毛;花小,白色;萼片5;花瓣5;雄蕊5。核果近球形,基部倾斜,径5~8毫米,萼宿存。花期5~6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边、林缘或阔叶杂木林中及灌木丛内。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
树皮含鞣质16.0%,叶含鞣质5.7%。
功能主治
《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治咳嗽、感冒,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摘录
《*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笔罗子
拼音注音
Bǐ Luó Zǐ
别名
野枇杷、粗糠柴
来源
清风藤科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性味
酸,平。
功能主治
解毒,利水,消肿。主治水肿腹胀,无名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鲜根皮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石茶
- 狗头芙蓉
- 狭叶当归
- 野大豆藤
- 买麻藤
- 山芹
- 紫贝
- 藏绵芪
- 豪猪千
- 芭茅
- 云南鸡矢藤
- 狗肝菜
- 松萝
- 穗花杉叶
- 金榭榴
- 茴香茎叶
- 三叶豆
- 蛇蜕
- 黄鼠肉
- 蜂房
- 菰
- 蜂胶
- 枇杷木白皮
- 紫葳根
- 棉花杜仲
- 杧果核
- 红麸杨
- 山羊油
- 水黄
- 沙枣花
- 华南胡椒
- 箐跌打
- 秋唐松草
- 葛藟
- 杉材
- 山慈姑花
- 贴骨散
- 旋花苗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山梗菜
- 木蜡树叶
- 吹风藤
- 香港四照花
- 地涌金莲
- 母猪菜
- 光裸星虫
- 毛五加皮
- 山枇杷叶
- 荔枝壳
- 黑塔子根
- 散血丹
- 鼠牙半支
- 白粉蕨
- 东北桤木
- 刀豆
- 岗梅根
- 桤木
- 鹅掌揪根
- 马比木
- 柞蚕蛹
- 接骨木
- 山菠萝根
- 毛黄堇
- 新疆一支蒿
- 枫寄生
- 常春藤
- 万丈深
- 山苍子叶
- 蛇王藤
- 鲜黄连
- 白蔹
- 菠菜
- 圆萼刺参
- 章鱼
- 漆树根
- 地龙
- 浮萍
- 酸水草
- 隔山消
- 青酒缸
- 蟋蟀
- 铃兰
- 祁州一枝蒿
- 娃娃鱼
- 黑塔子
- 紫草
- 蒲葵
- 乔木刺桐
- 白降丹
- 木半夏根
- 旱前胡
- 黑塔子叶
- 山禾串
- 黄葛树
- 匙羹藤
- 秧青
- 千年耗子屎种子
- 屎咕咕
- 禾虫
- 桦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