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撇花藤
《*辞典》:麦撇花藤
拼音注音
Mài Piě Huā Ténɡ
别名
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定心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邓嘿罕(傣名)。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茶茱萸科植物甜果藤的全株或藤茎。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
甜果藤,又名:马比花。
本质藤本,具粗壮卷须。幼枝褐黄色,有棱,密被糙伏毛;老枝灰色,具灰白色皮孔,渐无毛。叶长椭圆形,长7~13匣米,宽2.5~6.5厘米,先端骤尖,基部狭或稍钝,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或淡黄色,被疏糙伏毛;叶柄长6~14毫米。雄花序腋生,长1~2厘米,宽2~4厘米,被糙伏毛;花黄色,微香;萼短,杯状,裂齿急尖;花冠钟状漏斗形,长4~6毫米,裂片长椭圆形,内面被疏柔毛。核果长2~3厘米,宽1~1.6厘米,被疏糙伏毛,多浆,内果皮有纵条纹。花期4~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中,常攀援于树上。分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凉。"
功能主治
调经活血,祛风除湿。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祛风。治蛇伤,五痨七伤。"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调经活血,止血,止痛,定心,除湿。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血虚,宫缩痛。心慌心悸,风湿性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酷痹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撮:煎汤,3~5钱;研末,3~5分;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龙葵子
- 树头菜
- 原蚕沙
- 百蕊草根
- 茜草茎
- 石榴花
- 卷耳
- 海鹞鱼
- 虎骨胶
- 海龟
- 鹅不食草
- 青酒缸根
- 铁鞭草
- 昏鸡头
- 全蝎
- 叉歧繁缕
- 秧鸡
- 楝花
- 榅桲皮
- 白带草
- 秫米
- 红花岩松
- 帽兰
- 番石榴
- 牛大力
- 野竹兰
- 蜜柑草
- 羌活鱼
- 白花射干
- 大麻叶佩兰
- 痰药
- 半拉子
- 暗鳞鳞毛蕨
- 野冬青皮
- 胡芦巴
- 驴肾
- 狗尾花
- 见血清
- 紫背天葵草
- 大红袍
- 小叶爬岩香
- 无漏子
- 赤芍药
- 蜗牛壳
- 落新妇
- 胡桃枝
- 水藿香
- 湖北麦冬
- 一柱香
- 陈仓米
- 红绿草
- 杯苋
- 空心柳
- 马乳
- 山核桃叶
- 蕲蛇
- 白狼毒
- 白线蛇
- 野鸡肉
- 败毒草
- 破碗掌脚树
- 铺地蜈蚣
- 百两金叶
- 疏叶香根芹
- 莨菪叶
- 罗伞树
- 五加果
- 葫芦茶
- 梦花根
- 高山大戟
- 山五味子叶
- 药老
- 昆明堇菜
- 铁皮石斛
- 人参果
- 水枇杷
- 素兴花
- 合欢皮
- 水蜈蚣
- 蔓草虫豆
- 虎头兰
- 油茶根
- 花蕊石
- 日中花
- 苦苣
- 杉皮
- 松蕈
- 蕹菜
- 活血连
- 麻根
- 乌药花
- 湖北海棠根
- 红穿破石
- 海龟胶
- 冬瓜
- 楸木果
- 马蹬草
- 蚕砂
- 毛冬青
- 一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