莸
《中华本草》:莸
拼音注音
Yóu
别名
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荆芥叶莸
英文名
Herb of Oneflower Bluebeard
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花莸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nepetaefolia (Benth.) Max-im.[Teucrium mepetaefolia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有时蔓生,基部木质化,茎方形,被向下弯曲的柔毛。单叶对策 ;叶柄长0.3-1cm;叶片纸质,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5-5cm,宽1.5-4cm,先端钝,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具4-6对钝齿,两面被柔毛及腺点;侧脉3-5对。单花腋生,花柄纤细,长1.5-3cm,近两年花柄中部有2枚锥形小苞片;花萼杯状,长约6mm,结果时略增大,两面均被柔毛和疏生腺点,5裂,裂片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冠淡蓝色,外面被疏毛及腺点,喉部通常被柔毛,下唇中裂片较大,全缘,花冠管长6-9mm;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管外;子房密生绒毛。蒴果淡黄色,长约4mm,4瓣裂,果瓣倒卵形,无翅,被粗毛,有不明显凹凸网纹。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林边、路旁或水沟边。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
微甘;凉
归经
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暑解表;利湿解毒。主夏季感冒;中暑;热淋;带下;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中暑:莸五钱至一两。水煎代茶饮。②治感冒:莸、一枝黄花、荆芥、忍冬藤各三至五钱。水煎服。③治尿路感染:莸五钱至一两,石苇、木通、车前草各三钱。水煎服。④治白带:鲜莸四两。水煎服。⑤治外伤出血:鲜莸叶捣烂外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莸
拼音注音
Yóu
别名
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
出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单叶对生;广卵圆形,长1~3厘米,宽7~25毫米,先端钝圆或稍尖,基部阔楔形或截形,每边缘有3~5枚粗圆锯齿,侧脉5条,两面有短柔毛和金黄色的细腺点;叶柄长3~4毫米。花蓝紫色,单生于叶腋;花柄纤细,中上部有一对短线形小苞片;萼具短筒,外有短柔毛和金黄色细腺点,5裂,裂片卵形;花冠4裂。全缘;匙形雄蕊4,2强;雌蕊1,花枉细长、光滑,顶端2裂,子房上位,密生短柔毛。蒴果,有长硬毛。花期4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及路边。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
性凉,味微甘。
功能主治
祛暑解表,利尿解毒。治中暑,感冒,尿路感染,白带,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中暑:莸五钱至一两,水煎代茶饮。
②治感冒:莸、一枝黄花、荆芥、忍冬藤各三至五钱。水煎服。
③治尿路感染:莸五钱至一两,石苇、木通、车前草各三钱。水煎服。
④治白带:鲜莸四两。水煎服。
⑤治外伤出血:鲜莸叶捣烂外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芒叶小米草
- 红毒茴
- 锦鸡儿
- 羊肉
- 白鹤灵芝
- 红骨参
- 牡蒿根
- 响叶杨
- 紫花芥
- 锦香草
- 柠檬叶
- 虫实
- 毛葡萄叶
- 琥珀
- 水松皮
- 番薯
- 绿豆
- 接骨草
- 榔榆茎
- 山黄瓜
- 澄茄子
- 蒿雀
- 龙眼花
- 杜鹃兰
- 老鸦胆叶
- 鸨油
- 钮子七
- 蜥蜴
- 革耳
- 海鳗胆
- 竹叶马豆
- 踏膀药
- 水栀根
- 鸭公藤
- 短柄菝葜
- 长盖铁线蕨
- 牛背鹭
- 牛金子
- 龙血树
- 苦地胆
- 牛筋草
- 石彭子
- 通花根
- 突厥雀
- 铁丝七
- 铁角凤尾草
- 异木患
- 黑豆衣
- 蓬莱草
- 栗毛球
- 猕猴桃藤中汁
- 十两叶
- 麻柳树根
- 苦瓜
- 尖尾风
- 石草鞋
- 狼尾草根
- 绵参
- 鬼笔
- 姜味草
- 江珧柱
- 胖儿草
- 山萝卜
- 莲子心
- 双参
- 虎头兰
- 剑皮树菌
- 三消草
- 柠檬桉
- 海蕴
- 茅草叶
- 铁牛钻石
- 蒲桃叶
- 龙舌箭
- 过墙风
- 菩萨鱼
- 龙眼核
- 苦葛花
- 灯台树
- 虎皮草
- 大树甘草
- 青丝线
- 柿花
- 鹅内金
- 入地蜈蚣
- 柔软石韦
- 栘依
- 珠兰根
- 野漆树叶
- 越王余筭
- 鹿蹄草
- 鸦椿卫矛
- 岩檀香
- 亚婆潮
- 鹿草
- 小对叶草
- 大红菇
- 滇姜三七
- 锈毛钝果寄生
- 糯米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