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盖铁线蕨
《中华本草》:长盖铁线蕨
拼音注音
Chánɡ Gài Tiě Xiàn Jué
英文名
Fimbriate Maidenhair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
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长盖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fimbriatum Christ[A.venustum Don var.smithianum C.Chr.;A.smithianum (C.Chr.Chi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20-30cm。根茎长而横生,密被红棕色、有光泽的宽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远生;叶柄长约15cm,红棕色,基部疏生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薄纸质,卵圆形,长15-20cm,宽8-14cm,基部宽约14cm,三回羽状;羽片5-7对,互生,有柄,三角状卵形至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1对较大,长5-7cm,宽3-5cm,二回羽状;一回小羽片5-6对,互生,长圆形或近倒三角形,长达3cm,宽约1cm,羽状或三出;末回小羽片3-5对,阔扇形,长宽约1cm,或较小,上缘往往偏斜,有长而锐尖的锯齿,齿端无芒刺,两侧边楔形,全缘;叶脉多回二叉分枝,略明显,伸达齿端。孢子囊群长形,有时为圆肾形,每末回小羽片有1-3个,横生于上缘的凹缺内;囊群盖棕色,膜质,全缘。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4150m的林下岩石上或高山栎林及针叶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微苦;涩;凉
归经
膀胱;肝;肺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清肺祛痰;活血调经。主小便涩痛;咳嗽痰多;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味微苦、涩,性凉。有利尿、祛痰,通经的功能。用于尿路感染、支气管炎及月经不调等症。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火秧竻蕊
- 鸐雉
- 鲫鱼脑
- 芡实
- 柔软石韦
- 红橡木子
- 竹节参
- 鲱鱼
- 鼠李根
- 鹿梨根皮
- 干饧糟
- 通骨消根
- 土茶
- 黄葛树
- 大叶蛇泡簕
- 西藏圆柏
- 星状风毛菊
- 鸡翮羽
- 抓地龙
- 尖耳贯众
- 凤眼果壳
- 鸡爪槭
- 漏斗瓶蕨
- 蒲桃根皮
- 鸡爪竻
- 藕蔤
- 小筋骨藤
- 龙葵
- 蝈蝈
- 韶子
- 五爪金龙
- 长柄秋海棠
- 酱
- 异型莎草
- 乌头附子尖
- 秃房茶子
- 芒萁骨根
- 铁树花
- 铁精
- 鸡翎草
- 铁树叶
- 倒地铃
- 鲫鱼藤
- 树刁
- 长柄赤车
- 玳玳花
- 独蕨箕
- 披针叶毛茛
- 陈芥菜卤汁
- 滇南寄生
- 野菰
- 木鳖子根
- 醍醐
- 咸虾花
- 大叶花椒茎叶
- 赛繁缕
- 竹节海棠
- 鹿药
- 蛤仔壳
- 猪胆
- 黄花菜子
- 三月泡
- 小发散
- 金丝桃果实
- 构菌
- 驼乳
- 蒲种壳
- 细叶卷柏
- 豆梨
- 欧泽芹
- 苍山冷杉
- 华千金藤
- 水飞蓟
- 麝香
- 唐古特报春
- 桤木皮
- 粘鱼须
- 欧李
- 榕须
- 小叶榕
- 天麻
- 紫楠叶
- 金顶蘑
- 紫薇叶
- 刺南蛇藤
- 清香桂
- 金牛草
- 山慈姑叶
- 睡菜根
- 箬叶
- 葛花
- 大避债蛾
- 龙利叶
- 断板龟
- 空心花
- 黑塔子叶
- 柳白皮
- 疏松卷柏
- 鳢鱼胆
- 野冬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