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芽
《中华本草》:赤小豆芽
拼音注音
Chì Xiǎo Dòu Yá
英文名
Rice bean sprouts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或赤豆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的芽。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igna umbellata (Thunb.)Ohwi et Ohashi[Dolichos umbellatus Thunb.;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2.Vigna angularis (Willd.)Owhwi et Ohashi [Dolichos angularis Willd.;Phaseolus (Willd.)W.F.Wight]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种子发芽后,晒干。
原形态
1.赤小豆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茎长可达1.8m,密被倒毛。三出复叶;叶柄长8-16cm;托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3枚,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长6-1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具3浅裂,两面均无毛,纸质;小叶具柄,脉3出。总状花序腋生,小花多枚,花柄极短;小苞2枚,披针状线形,长约5mm,具毛;萼短钟状,萼齿5;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肾形,顶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渐狭的爪,龙骨瓣狭长,有角状突起;雄蕊10,二体,花药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线形。荚果线状扁圆柱形。种子6-10颗,暗紫色,长圆形,两端圆,有直而凹陷的种脐。花期5-8月,果期8-9月。2.赤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90cm。茎上有白色长硬毛。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被白色长柔毛,小托叶线形;叶柄长达20cm,被疏长毛;顶生小叶卵形,例生小叶斜方状卵形,长5-10cm,宽3.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三角形或近圆形,全缘或微3裂,两面被疏长毛;小叶柄很短;基出脉3条。花2-6朵,着生于腋生的总花梗顶部,黄色;小苞片线形,较萼长;萼钟状,5齿裂,萼齿三角形;旗瓣扁圆形或近肾形,常稍歪斜,顶端凹,翼瓣宽于龙骨瓣,具短爪及耳,龙骨瓣上端弯曲近半卷,其中一片在中下部有一角状突起,基部有爪;雄蕊10枚,分成9与1二体;于房线形,花柱弯曲,近先端有毛。荚果圆柱形稍扁,成熟时种子间缢缩,含种子6-10粒。种子椭圆形,两端截形或圆形,暗红色,种脐白色,不凹。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2.全国广为栽培。
性味
味甘;性微凉
归经
肝;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主肠风便血;肠痈赤白痢疾;任娠胎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散剂;或鲜品炒熟食用。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赤小豆芽
拼音注音
Chì Xiǎo Dòu Yá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经水罨发芽而成的豆芽。
功能主治
治便血,妊娠胎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入散剂。
复方
①治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并治下血,先血后便之近血: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千金方》用量作三两)。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赂》赤小豆当归散)
②治妊娠数月,月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若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赤小豆五升,湿地种之,令生芽,干之。上一物,下筛。以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便停。(《小品方》小豆散)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长筒马先蒿
- 赤小豆
- 赤扬
- 姜三七
- 长石
- 长柄秋海棠
- 水榕木根
- 长瓣金莲花
- 赤楠根
- 川楝子
- 赤楠
- 地筋
- 鲤鱼胆
- 长果荜茇
- 鸱鸺
- 酒瓶花
- 长距兰
- 榛蘑
- 长管假茉莉
- 车桑子叶
- 黑种草
- 长叶丹参
- 沙塘木
- 长叶山竹子
- 车桑子根
- 车桑仔根
- 长管香茶菜
- 赤瓟根
- 齿叶泥花草
- 陈壶卢瓢
- 赤麻鸭
- 钗子股
- 刺楸
- 长叶实蕨
- 赤车
- 长梗石柑
- 长梗郁李
- 陈冬菜卤汁
- 长盖铁线蕨
- 赤翅蜂
- 醋
- 长柄赤车
- 醋栗
- 赤车使者
- 苦壶卢子
- 鲛鲨白
- 胡芦巴
- 獾骨
- 铁栏杆
- 滚龙草
- 匍伏堇
- 车螯
- 长叶水麻
- 长隔距兰
- 鱼鳞菜
- 柿花
- 长叶柄野扇花
- 长叶山芝麻
- 长管蝙蝠草
- 赤小豆花
- 车前子
- 长杆兰
- 醋柳果
- 长圆叶梾木枝叶
- 荨麻
- 灯台树
- 山橿
- 长瓣马铃苣苔
- 长梗排草
- 赤杨
- 蛇接骨
- 赪桐叶
- 陈仓米
- 赤地榆
- 长春七
- 雌黄
- 车前
- 赤芍药
- 长尾复叶耳蕨
- 鸱肉
- 车桑仔
- 茶
- 长年兰
- 齿缘钻地风
- 赤沙糖
- 长节珠
- 长白假水晶兰
- 赤车使者根
- 刺沙蓬
- 赶山鞭
- 铁牛钻石
- 长叶珊瑚果
- 长白楤木
- 长节耳草
- 花榈木
- 黄花苜蓿
- 赤火绳
- 鲳鱼
- 赤楠蒲桃叶
- 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