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青
《中华本草》:温大青
拼音注音
Wēn Dà Qīnɡ
别名
马蓝、野蓝靛、球花马蓝、大青草、小野红靛、红石蓝、蓝靛七、鸡骨草、铁脚灵仙、鸡腿牛膝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圆苞金足草的地上部分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ldfussia pentstemonoides (Wall.) Nees [Ruellia pentstemonoides Wall.; Strobilanthes pentste-monoides (Nees )T. Ander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地上部分或挖取根部,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圆苞金足草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暗紫色,有棱,节膨大,叶对生;柄长1-4.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cm,宽3-5cm,上部对生叶一大一小,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脉上有短毛,下面苍绿色。花3-5朵集成头状花序;花序外有数个苞片,苞片卵状椭圆形,早落;花萼裂片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9mm,结果时增长约达16mm,被腺毛;花冠淡红紫色,长约4cm,稍弯曲,外被短柔毛,内面无毛或在喉部有2行短柔毛,裂片5,几相等;雄蕊4,外侧一对花丝很长,内侧一对花丝极短,花丝基部有膜相连;子房上位,被毛,柱头稍弯。蒴果长1-1.8-cm,有腺毛,种子4颗,长椭圆形,有微毛。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山谷溪旁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温病烦渴;发斑;吐衄;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疮;丹毒;痄腮;痈肿;疮毒;湿热泻痢;夏季热;热痹;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蛇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捣敷煎汤洗。
注意
孕妇慎服。 《广西民族药简编》:"孕妇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文蛤
- 赤车使者根
- 望江南子
- 无柄卫矛
- 瓦韦
- 长白楤木
- 蜈蚣
- 长节耳草
- 齿缘钻地风
- 赤沙糖
- 长叶珊瑚果
- 长年兰
- 长节珠
- 长白假水晶兰
- 温泉
- 雌黄
- 赤麻
- 瓦松
- 长梗千里光
- 长白鱼鳞松
- 歪头菜
- 长青草
- 赤链蛇
- 污毛粗叶木
- 齿瓣延胡索
- 无根藤
- 赤腹松鼠
- 齿叶橐吾
- 鲳鱼
- 网脉旋蒴苣苔
- 王不留行
- 鸱头
- 无距耧斗菜
- 夹竹桃
- 网脉橐吾
- 陈皮
- 赤瓟根
- 鸱骨
- 齿叶泥花草
- 长瓦韦
- 齿叶草
- 赤甲红
- 长萼猪屎豆
- 无粉报春
- 齿缘草
- 长距鸟足兰
- 赤瓟
- 川滇桤木
- 陈芥菜卤汁
- 无腺白叶莓
- 节节草
- 猬心肝
- 长柄车前蕨
- 鮠鱼
- 水藁本
- 文鳐鱼
- 无缝珠
- 无风自动草
- 赤石脂
- 野冬菊
- 菵米
- 维氏假瘤蕨
- 无患树蔃
- 长松
- 长叶紫珠
- 赤铜屑
- 王母钗
- 长梗玄参
- 除虫菊
- 长柄臭黄荆
- 驹胞衣
- 猬脂
- 微籽
- 长圆叶艾纳香
- 网脉山龙眼
- 香橼根
- 桂皮
- 红穿破石
- 荛花根
- 枣树根
- 黑鸫
- 黄荆叶
- 匍伏堇
- 川楝子
- 石瓜子莲
- 土半夏
- 野扁豆
- 鸡脑
- 车前草
- 曼陀罗子
- 刺血红
- 车前状垂头菊
- 灵猫骨
- 海通
- 甘青铁线莲
- 午香草
- 单根木
- 细草
- 牛筋草
- 水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