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特
《中华本草》:问题特
拼音注音
Wèn Tí T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壶藓科植物并齿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plodon mnioides(Hedw.)B.S.G.[T.bryoides(Zoeg.)Lindb.;Splachnum mnioides Hed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阴干。
原形态
植物体密集丛生成垫状,绿色。茎直立,高约6-7m,茎中部和基部密生须状假根。叶片稀疏着生,向上倾立,长卵形或阔披针形,尖端渐狭呈毛状;叶边平滑,边缘细胞稍带黄色;中肋基部宽,突出叶尖;叶片细胞长方形,基部细胞狭长形。雌雄同株。苞叶基部卵形,顶端具长毛尖;蒴柄粗壮直立,长约1-1.5cm,孢蒴圆柱形,壶部小,台部肥大,红褐色。长卵形,具多数气孔。蒴齿单层;蒴帽圆锥状钟形,一侧开裂。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甸的湿土上或岩面薄土上。四季均有。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形状
1.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株成垫状密集丛生的团块。分离后每株长可达7cm,偶有分枝,茎中部和基部密生须状假根。叶多卷曲,湿润后呈阔披针形,长4-5mm,宽0.5-1mm,先端渐窄呈尾状,全缘,中肋贯顶。有时可见橙黄色蒴柄,孢蒴圆柱形,壶部较小,台部较长,蒴帽圆锥状钟形,一侧开裂。质稍硬挺。气微,味淡。[br]2.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全为薄壁细胞,基部细胞狭长形,上部细胞近于菱形。
化学成分
并齿藓含1-辛烯-3-醇(1-octen-3-ol),1-辛烯-3-酮(1-octen-3-one),3-辛酮(3-octanone),3-辛醇(3-octanol),2-辛烯-1-醇(2-octen-1-ol),反式-2-辛烯醛(trans-2-octenal),辛醛(octanal),辛醇(octanol), 乙酸(acet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丁酸(butyric acid)等。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镇静安神。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癫痫;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复方
1.治心慌 并齿藓6g,夜交藤15g。煎服。[br]2.治癫痫 并齿藓9g,石菖蒲12g,僵蚕6g。煎服。(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褐带环口螺
- 野冬菊
- 裂叶双盖蕨
- 二仙桃
- 霞天膏
- 海桐树
- 鸡嗉子根
- 焮麻
- 水桐木
- 短蕊万寿竹
- 角翅卫矛果
- 猪肚木
- 爬树龙
- 鹅掌楸
- 龙牙草根
- 榔榆皮
- 防己
- 峨眉紫金牛
- 瓦松
- 锈毛旋蒴苣苔
- 番石榴皮
- 牛口涎
- 长叶实蕨
- 猪肺
- 都拉
- 榧花
- 光棍草
- 关苍术
- 铜罗汉
- 福参叶
- 刚毛尖子木
- 艾虎
- 光决明
- 鸭脚蓼
- 光肺筋草
- 刚毛香茶菜
- 福建柏
- 榧子
- 光风轮菜
- 公母草
- 枫香树皮
- 黄木耳
- 羊肚菌
- 功劳子
- 光叶密花豆
- 光枝勾儿茶
- 光亮密网蕨
- 古钮菜
- 岗柃叶
- 光叶巴豆树
- 光叶水苏
- 枫香树叶
- 方榄
- 光梗丝石竹
- 蓖麻油
- 浮海石
- 光头稗子
- 光里白
- 光果南蛇藤
- 勾儿茶
- 光叶海桐根
- 独角牛
- 公鸡头叶
- 光叶石楠
- 光叶山黄麻
- 鸡子壳
- 光慈姑
- 滑背草鞋根
- 铜锤草根
- 方叶五月茶
- 返顾马先蒿
- 割舌罗
- 光背杜鹃
- 岗柃
- 光刺兔唇花
- 蟾酥
- 番石榴干
- 番石榴果
- 光素馨
- 方儿茶
- 光杆琼
- 蝴蝶花
- 牛藤
- 铁树
- 旱芹
- 杨枸花
- 红果参
- 鹿心草
- 蒙疆苓菊
- 剪夏罗根
- 蒲葵
- 一叶萩
- 猴樟果
- 桃仁
- 牛黄
- 猪毛草
- 紫草
- 见血清
- 桃子
- 小棕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