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花
《中华本草》:梧桐花
拼音注音
Wú Tónɡ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Phoenix Tre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
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形状
性状鉴别 花淡黄绿色,基部有梗。无花瓣,花萼筒状,长约1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被淡黄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约与萼等长。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还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
性味
甘;平
炮制
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归经
肺;肾经
功能主治
利湿消肿;消热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无名肿毒;创伤红肿;头癣;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水肿: 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梧桐花
拼音注音
Wú Tónɡ Huā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花,夏季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性味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炮制
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
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水肿: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甜瓜茎
- 胡麻叶
- 芙蓉菊根
- 耐冬果
- 酸枣肉
- 羊肾
- 柘耳
- 狗齿
- 天雄
- 石南
- 猪脬
- 卷茎蓼
- 山乌桕
- 大伸筋
- 三钻风
- 鲥鱼
- 黍根
- 土藁本
- 五灵脂
- 一颗血
- 榆蘑
- 巴豆树根
- 岗边菊
- 山大烟
- 木荷叶
- 小蓟
- 毛木树皮
- 铃铃草
- 大黄蜂子
- 野三七
- 秤砣梨
- 扁豆花
- 土贝母
- 穿破石
- 三白草根
- 地锦苋
- 臭节草根
- 石脑油
- 仙鹤草
- 木豆叶
- 茎花来江藤
- 僵蚕
- 蜇虫
- 坡参
- 棘叶
- 海州骨碎补
- 臭威灵
- 桐皮
- 臭矢菜
- 黄花倒水莲
- 石燕
- 白垩
- 苦豆子
- 革耳
- 兔耳子草
- 树扁竹
- 太白三七
- 薜荔
- 石指甲
- 荭草
- 松节油
- 野芋实
- 岩乌头
- 狗牙根
- 地笋
- 达仑木
- 王母钗
- 石鲫
- 戟叶石苇
- 花生油
- 三枝枪
- 冰草根
- 大靛根
- 金盏草
- 蜗牛壳
- 浮石
- 老鸦糊
- 石蕊
- 八角枫花
- 陈仓米
- 丝瓜花
- 橙子皮
- 旋花
- 腊梅
- 独花兰
- 云南双盾木
- 单花鸢尾子
- 红地榆
- 猫毛草
- 山梗菜
- 牦牛角
- 牛鼻栓
- 榈木
- 大枣
- 鼠李根
- 高良姜
- 鸭脚蓼
- 山羊角
- 条叶垂头菊
- 柃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