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花
《中华本草》:梧桐花
拼音注音
Wú Tónɡ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Phoenix Tre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采收和储藏:6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
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6m。树皮青绿色,平滑。单叶互生,叶柄长8-30cm;叶片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脉7条。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cm,下部的分枝长达12cm,花单性或杂性,淡黄绿色;导管长约2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长7-9mm,外面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丝愈合成一圆柱体,约与萼片等长;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围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联合,部分离生,花柱长,柱头5裂。蓇葖果5,纸质,有柄,长6-11cm,宽1.5-2.5cm,被短绒毛或几无毛,在成熟前每个心皮由腹缝开裂成叶状果瓣。种子4-5,球形,直径约7mm,干时表面多皱纹,着生于叶状果瓣的边缘。花期6-7月,果熟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本也有分布。
形状
性状鉴别 花淡黄绿色,基部有梗。无花瓣,花萼筒状,长约1mm,裂片5,长条形,向外卷曲。被淡黄色短柔毛。雄蕊10-15枚合生,约与萼等长。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芹菜素(apigenin)。还含水溶性多糖(polysaccharide)。
性味
甘;平
炮制
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归经
肺;肾经
功能主治
利湿消肿;消热解毒。主水肿;小便不利;无名肿毒;创伤红肿;头癣;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水肿: 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梧桐花
拼音注音
Wú Tónɡ Huā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花,夏季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
性味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炮制
筛净泥屑,拣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
治水肿,秃疮,汤火伤。
①《山海草函》:"治癞头,汤火伤。"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研末调涂。
复方
①治水肿:梧桐花(干)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烧烫伤:梧桐花研粉调涂。(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楮皮间白汁
- 豌豆
- 梧桐根
- 葫芦巴
- 黄水芋
- 花姬蛙
- 圆叶千金藤
- 灯盏细辛
- 雉肝
- 杯苋
- 石脑油
- 凤仙
- 窝儿七
- 阿里红
- 韭子
- 棵麻
- 珊瑚冬青
- 蜗牛
- 山荆子
- 玉米轴
- 长梗千里光
- 穗花杉种子
- 粗榧枝叶
- 杜根藤
- 厚叶贯众
- 王瓜根
- 两指剑
- 南枳椇
- 苦楝皮
- 玉铃花
- 神仙掌花
- 大串连果
- 树茭瓜
- 榕树皮
- 大香附子
- 糖茶藨
- 火赤链蛇
- 火焰兰
- 石刁柏
- 榆树
- 红寒药
- 布荆
- 橙耳
- 水茄冬果
- 台湾牛奶菜
- 草血竭
- 巴豆壳
- 牡荆根
- 高山大黄
- 锦香草叶
- 莲须
- 黄花稔
- 刺人参
- 小叶寄树兰
- 鹿筋
- 甘木通
- 滑叶跌打
- 铁草鞋
- 小红藤
- 漆树根
- 野菰
- 山芹
- 野黄麻
- 土三七
- 称星蛇
- 郎伞木
- 小洋紫苏
- 烧伤藤
- 牛角瓜
- 山黄皮
- 黄蜀葵
- 蝎子草
- 北细辛
- 山蚂蝗
- 蒲桃
- 粟糖
- 贯众叶溪边蕨
- 多花景天三七
- 多蒴曲尾藓
- 小叶杨
- 薄荷露
- 青鱼枕
- 地棠花
- 刺南蛇藤
- 显脉罗伞
- 马比木
- 龙舌兰
- 梁王茶
- 功劳叶
- 地皮风
- 红背酸藤
- 肉桂
- 豆列当
- 石苁蓉
- 蚂蚁花根
- 金精石
- 大蝎子草
- 蜈蚣
- 白升麻
- 梅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