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根
《中华本草》:无花果根
拼音注音
Wú Huā Guǒ Gēn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caric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10m。全株具乳汁;多分枝,小枝粗壮,表面褐色,被稀短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粗壮;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cm,红色;叶片厚膜质,宽卵形或卵圆形,长10-24cm,宽8-22cm,3-5裂,裂片卵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齿,上面深绿色,粗糙,下面密生细小钟乳体及黄褐色短柔毛,基部浅心形,基生脉3-5条,侧脉5-7对。雌雄异株,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于叶腋;雄花和瘿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内壁口部,雄蕊2,花被片3一4;瘿花花柱侧生、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花被片3-4,花柱侧生,柱头2裂。榕果(花序托)梨形,成熟时长3-5cm,呈紫红色或黄绿色,肉质,顶部下陷,基部有3苞片。花、果期 8-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资源分布:原产于亚洲西部及地中海地区。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疽;瘰疬;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火病。2.《重庆草药》:发乳,治痔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无花果根
拼音注音
Wú Huā Guǒ Gēn
出处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
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秋后采收。
原形态
详"无花果"条。
功能主治
治筋骨疼痛,痔疮,瘰疬。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火病。"
②《重庆草药》:"发乳,治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无花果根或果,炖猪精肉或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②治喉痒:无花果根去祖皮,打碎,开水泡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颈淋巴结核:鲜无花果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鹿梨
- 龙珠子
- 鹿肾
- 鹿衔草
- 龙头草
- 胃寒草
- 莴苣子
- 无腺白叶莓
- 木苎麻
- 碗花草
- 王孙
- 黄蜀葵茎
- 云木香
- 龙船花根
- 穿山龙
- 麻口皮子药
- 甘菊花露
- 白毛藤根
- 青头雀
- 糯芋
- 金石斛
- 芭蕉叶
- 豹皮菇
- 杉材
- 白草根
- 奶浆果
- 玄精石
- 红果参
- 鸡娃草
- 螳螂
- 猪母柴根
- 猪靥
- 广防风
- 光决明
- 猪脬
- 白螺蛳壳
- 五色梅根
- 胡萝卜
- 枫香寄生
- 木莲果
- 石瓜子莲
- 马比木
- 麂肉
- 双花堇菜
- 盐胆水
- 野兔脑
- 地龙
- 木半夏根
- 娃娃鱼
- 广藤根
- 蓝桉
- 草木王
- 带刺马鞭
- 瓜馥木
- 钻地风
- 枫杨
- 大肺经草
- 南天竹叶
- 屎咕咕
- 一匹草
- 小三棵针
- 木槿根
- 海柳
- 鸡矢藤
- 春不见
- 蝮蛇骨
- 金刚刺
- 小九节铃
- 绣线菊
- 建兰叶
- 稻草
- 剪刀股
- 石柑子
- 满山红油
- 刷把草
- 大接骨丹
- 龙血树
- 散血莲
- 六道木
- 梓白皮
- 石腊红
- 风箱树
- 棕竹根
- 桦树液
- 酢浆草
- 水冬瓜根
- 隔山消
- 马皮
- 荚蒾
- 花蕊石
- 酸水草
- 南方六道木
- 望月砂
- 火索麻
- 獾油
- 乔木刺桐
- 鸽
- 粉萆薢
- 回心草
- 山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