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藻
《中华本草》:蜈蚣藻
拼音注音
Wú Gōnɡ Zǎo
别名
海赤菜、冬家烂、膏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Fucus filicinus Wulf.];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Nemastoma livida Harv.]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1.蜈蚣藻 藻体红紫色,胶质粘滑,丛生,高7-20(-30)cm,主干单一至顶,亚圆柱形略扁,宽2-5(-8)cm,不规则地羽状分枝1-3次,互生、对生或偏生。内皮层有众多星状细胞,髓部由纵列藻丝交织,成长的藻体有时部分或全部中空。藻体因生境不同外形变化甚大。根据其变异可分为四个型:标准型、长枝型、中空型及节荚型。成熟的囊果,突出于体表呈颗粒状。固着器小盘状。2.舌状蜈蚣藻 藻体红紫色,质柔软或稍硬,丛生,高15-30cm,宽约1cm,扁平,带片状,单一或叉状分枝1-2次,末端尖细,基部渐成细柄,有时在短柄两侧或表面生出副枝。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外海及浪较大的中潮带岩石上或石沼中。2.生于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礁上或低潮带石上和石沼中。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2.分布于辽宁、山东、浙江沿海,但以广东沿海为多。
形状
性状鉴别 (1)蜈蚣藻 藻体紫红色,丛生,长10-20cm,膜质。主枝扁平。具羽状分枝1-3次,对生或互生。体表有时可见颗粒状囊果。气微腥,味微咸。[br](2)舌状蜈蚣藻 藻体呈片状,长15-30cm,宽约1cm,单条或1-2次分叉,有时掌状,或有羽状分枝。
化学成分
含L-脒氨甲酰鸟氨酰-L-脒氨甲酰鸟氨酸(L-gigartinyl-L-gigartinine),舌状蜈蚣藻氨酸(lividine),蜈蚣藻氨酸(grateloupine)。牛磺酸(taurine),琼胶,多糖,蛋白质,及硫酸盐甾化物,磷酸盐,并含其他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蜈蚣藻的多糖提取物具有抑制反转录酶的活性,用作反转录病毒的抑制剂。
性味
咸;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驱虫。主喉炎;肠炎;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葡萄叶秋海棠
- 蔓荆子叶
- 山木通根
- 芦荟花
- 毛轴莎草
- 筋骨草
- 山白果
- 紫竹根
- 稷米
- 石莽草
- 薄荷露
- 四川澄茄子
- 洋金花
- 碧桃干
- 刺葡萄
- 林背子
- 滇白芷
- 毛柴胡
- 鹿蹄肉
- 山胡椒根
- 天浆壳
- 四照花
- 云母石
- 太白三七
- 蔓草虫豆
- 落地生根
- 小地柏
- 山桃树皮
- 甜茶藤
- 水底龙
- 风毛菊
- 仙人掌
- 细叶香桂
- 牛舌草
- 小叶柳
- 斯里兰卡肉桂
- 鸡嗉子果
- 山玉兰
- 核子木
- 野鹅脚板
- 黄背草根
- 山柑算盘子
- 红果参
- 华中五味子
- 穗花杉种子
- 索骨丹
- 卤碱
- 十萼茄
- 太白丽参
- 蓝锡莎菊
- 凤凰毛
- 大马蹄蕨
- 新疆藜芦
- 浙桐皮
- 小乌泡
- 山椒根
- 炙甘草
- 腊雪
- 大红袍
- 蟾蜍
- 升麻
- 鼠皮
- 石花
- 竹荪
- 昆明山海棠
- 爵床
- 土羌活
- 崖姜
- 蛇疙瘩
- 伞梗虎耳草
- 杉木根
- 金橘根
- 一品红
- 鲨鱼油
- 三台红花
- 尖山橙
- 小接筋草
- 金樱子
- 岩陀
- 野漆树叶
- 银柴胡
- 骆驼蹄瓣
- 苦竹叶
- 香花刺
- 黄荆根
- 蟾皮
- 大戟
- 奶浆柴胡
- 篦子草
- 穿破石
- 荷叶金钱
- 豆列当
- 桃叶蓼
- 糜穰
- 猪殃殃
- 狗爪豆
- 四方麻
- 野扇花果
- 屈头鸡
- 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