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皮间白汁
《中华本草》:楮皮间白汁
拼音注音
Chǔ Pí Jiān Bái Zhī
别名
五金胶漆、楮树白汁、构胶、楮树汁、楮树浆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树茎皮部的乳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Marus papyrifera L.]采收和储藏:春、秋季割开树皮,流出乳汁开后取下。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4-16m。有乳汁。小枝粗壮,密生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10cm,密被柔毛;叶片膜质或纸质,阔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5-15(-20)cm,宽4-10(-15)cm,不分裂或3-5裂,尤以幼枝或小树叶较明显,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或粗锯齿,上面深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灰绿色,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葇荑花序,直径l-1.5cm,总花梗长l-1.5cm;雄花具短柄,有2-3小苞片,花被4裂,基部合生,雄蕊4;雌花苞片棒状,被毛,花被管状,雌蕊散生于苞片间,花柱细长,线形,被短毛,具粘性。聚花果肉质,呈球形,直径约2cm,成熟时橙红色。花期4-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村寨道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杀虫解毒。主水肿;疥癣;虫咬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冲服。外用:适量,涂。
复方
①治天行后两胁胀满、水肿: 彀枝汁服。 (《近效方》)②治小儿癣久不瘥: 楮树白汁涂之。 (《圣惠方》)[临床报道] 治疗红苔癣。用小刀割破彀树皮3~4分深,俟破口流出白稠汁,即取汁涂于患处。每日1~2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9例,痊愈4例,观察1未见复发。
各家论述
1.《别录》:疗癣。2.《日华子本草》:敷蛇、虫、蜂、蝎、犬咬。3.《本草汇言》:利水消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楮皮间白汁
拼音注音
Chǔ Pí Jiān Bái Zhī
别名
谷枝汁(《近效方》),谷树汁、五金胶漆(《日华子本草》),构胶、楮树汁(《纲目》)。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桑科植物构树茎皮部的乳汁。
性味
《本草汇言》:"味甘,气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水肿,癣疾。
①《别录》:"疗癣。"
②《日华子本草》:"敷蛇、虫、蜂、蝎、犬咬。"
③《本草汇言》:"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取汁。外用:取汁涂。
复方
①治天行后两胁胀满、水肿:谷枝汁服。(《近效方》)
②治小儿癣久不瘥:楮树白汁涂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
[b]治疗红苔癣:[/b]用小刀割破谷树皮3~4分深,俟破口流出白稠汁,即取汁涂于患处。每日1~2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9例,痊愈4例,观察1年未见复发。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橙皮
- 柿子
- 常春油麻藤
- 乌贼鱼肉
- 常山
- 慈竹
- 黑节草
- 海金沙
- 芨芨草花
- 川防风
- 草蜘蛛
- 冬瓜瓤
- 柽柳
- 楮树白皮
- 橙耳
- 春砂花
- 花姬蛙
- 黄三七
- 鲛鱼
- 千金花
- 沙漏芦
- 石螃蟹
- 酸叶胶藤
- 酸枣根
- 桃茎白皮
- 小芸木
- 麋茸
- 彩斑桑勒草
- 浙雁皮
- 抽筋草
- 木瓜
- 米仔兰
- 白郎花
- 测试
- 山姜花
- 川贝母
- 酸模
- 北细辛
- 护耳草
- 泡桐木皮
- 异木患
- 兰花参
- 尖顶地星
- 慈姑叶
- 小花酸藤子
- 白云瓜
- 榔榆皮
- 梅花冰片
- 川山橙根
- 牛奶浆草
- 七叶子
- 波罗蜜核中仁
- 乌榄根
- 白扁豆皮
- 狗蚁草
- 三出叶委陵菜
- 圆叶南蛇藤茎
- 巴东岩白菜
- 角盘兰
- 刺果甘草
- 牛筋草
- 海州骨碎补
- 鸡翮羽
- 福寿草
- 西藏水黄连
- 大麦秸
- 山棯子
- 酪
- 杯菊
- 诃子核
- 虎耳兰
- 梧桐
- 樟木子
- 胡荽
- 蜈蚣七
- 黄裙竹荪
- 木香花
- 雨韭
- 蝙蝠葛叶
- 金背枇杷叶
- 假葡萄
- 毛发唐松草
- 镰形棘豆
- 鹅脚木叶
- 荛花根
- 金精石
- 云南铁丝莲
- 金丝猴
- 棣棠花
- 百合
- 胡桃青皮
- 陆英
- 草红藤
- 竻慈姑
- 朝鲜崖柏
- 獭四足
- 紫茉莉
- 紫茉莉子
- 阔叶石韦
- 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