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粑
《中华本草》:茶油粑
拼音注音
Chá Yóu Bā
别名
枯饼、茶枯、茶麸、茶子饼、茶子麸、茶油麸。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olelfera Abel[C. oleosa (Lour.)Rehd.]
原形态
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稀达8m。树皮淡黄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7mm,有毛;叶片厚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5-9cm,宽1.8-4.2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或中脉有硬毛,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侧脉不明显。花两性,1-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直径3-5cm,无梗;萼片通常5,近圆形,外被绢毛;花瓣5-7,白色,分离,倒卵形至披针形,长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数,无毛,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丝状绒毛,花柱先端三浅裂。蒴果近球形,直径3-5cm,果皮厚,木质,室背2-3裂。种子背圆腹扁,长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生境分布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化学成分
从茶油饼中分得山柰酚-3-O-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6→1)-O-α-L-rha-mnopyran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基[(2→1)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grancosyl-[(2→1)-O-β-D-glucopy-ranosy](6→1)-O-α-L-rhamnopyranoside]及蔗糖(sucmie)。
药理作用
油茶饼中所含油茶粗皂甙,在体外对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和铁锈色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375%、5%和5%。茶子饼的提取物结晶I在试管内1mg/ml时,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和堇色毛癣菌有杀菌作用。在含有血吸虫卵的狗粪中加入1%、5%和10%茶子饼粉,置30℃作用24h,粪便孵化转为阴性,或仅有极少数毛蚴,表明茶子饼有杀灭血吸虫卵的作用。其他作用参见"油茶子"条。
性味
辛;苦;涩;平;有小毒
归经
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内服:煅存性,研末,3-6g。
注意
生品慎服,能催吐。《岭南草药志》:"内服必须煅存性,否则有剧烈催吐作用。"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橙耳
- 慈姑叶
- 川防风
- 垂穗荛花
- 柴桂
- 橙皮
- 橙黄玉凤花
- 崇澍蕨
- 朝鲜梾木枝
- 川莓
- 川西小黄菊
- 磁石
- 麦门冬
- 云南山梅花
- 松根
- 慈竹叶
- 一叶萩
- 云南重楼
- 一皮草
- 云南柴桂
- 云南铁丝莲
- 云朴
- 椿皮
- 云南希草
- 慈竹箨
- 椿白皮
- 一碗泡
- 常春油麻藤
- 云南仙人掌
- 柽柳
- 常山
- 川芎
- 一碗水
- 一扫光
- 云南冻青叶
- 云豹骨
- 云南蕊木
- 云南五味子根
- 云南紫珠
- 樗叶花椒
- 云母
- 沉香
- 朝天子
- 慈姑
- 樗鸡
- 樗白皮
- 椿树花
- 云南野当归
- 云南油杉
- 柽乳
- 樗叶
- 潺槁树
- 茅莓
- 楮实子
- 川梨
- 云支花
- 云南丹参
- 楮叶
- 潮风草
- 柴胡叶链荚豆
- 云南铁角蕨
- 朝鲜崖柏
- 云南五叶参
- 一朵云叶
- 一品红
- 茶树根
- 楮树根
- 云苔草
- 彩斑桑勒草
- 慈竹花
- 椿叶
- 残槁蔃
- 海参
- 红杉
- 红树果
- 禾叶风毛菊
- 海南茄
- 桦木皮
- 海浮石
- 汉中防己
- 红毛七
- 海柳
- 海狗肾
- 红帽顶
- 海蓬子
- 红升麻
- 河鲀鱼
- 海狗油
- 槲皮
- 红皮云杉
- 海桐皮
- 海南海金沙
- 海牛
- 红毛蛇
- 海南虎皮楠
- 红果冬青
- 核桃楸
- 红敷地发
- 红小麻
- 红子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