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叶
《中华本草》:橙叶
拼音注音
Chénɡ Yè
英文名
Leaf of Sweet Orange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sinensis (L.)Osbec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sinensis (L.)Osbec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
原形态
甜橙 常绿小乔木,高3-8m。树冠圆形,分枝多,无毛,有刺或无刺,幼技有棱角。叶互生,单身复叶;叶柄长0.6-2cm,叶翼狭窄,宽2-3mm,顶端有关节;叶片质较厚,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2cm,宽2.3-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微凹,基部阔楔形或圆形,波状全绿,或有不明显的波状锯齿,有半透明油腺点。花1至数朵簇生叶腋,白色,有柄; 花萼3-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舌形,长约1.5cm,宽约7mm,向外反卷;雄蕊19-28,花丝下部连合成5-12束,雌蕊1,子房近球形,10-13室,柱头头状,花柱细,不脱落。柑果扁圆形或近球形,直径6-9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较厚,不易剥离,瓤囊8-13,果汁黄色,味甜。种子楔状卵形,表面平滑。花期4月,果熟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和江河湖泊的沿岸。
资源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柠檬醛(citral),柠檬烯(limonene)等。
性味
辛;苦;性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主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能止疼散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橙叶
拼音注音
Chénɡ Yè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叶片。
化学成分
橙叶含挥发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柠檬醛和柠檬烯等。
功能主治
《岭南采药录》:"捣烂敷疮,能止疼散瘀。"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垂穗荛花
- 粟米草
- 雀头血
- 密蒙花
- 野猪皮
- 火焰兰
- 麝香
- 铁筷子
- 珠兰根
- 蜀五加
- 米面蓊叶
- 纵条肌海葵
- 石花
- 止咳菊
- 朴树叶
- 香椿子
- 紫杜鹃
- 萤火
- 白木耳
- 落葵
- 昆明鸡脚黄连
- 星状风毛菊
- 黑风散根
- 蜜环菌
- 催产草
- 五角叶葡萄
- 旱田草
- 蛇退
- 毛蕊花
- 金精石
- 五气朝阳草
- 绵毛马兜铃
- 鲛鱼皮
- 豇豆
- 四叶参
- 雨久花
- 桤木
- 榕树皮
- 金腰带
- 西南毛莨
- 元宝草
- 蒙古马兰
- 片鸡尾草
- 蜜桶花
- 通骨消茎叶
- 小果野葡萄藤
- 礜石
- 木槿子
- 银兰
- 酸模叶橐吾
- 红花木莲
- 海鳗头
- 小旋花
- 中华莛子藨
- 小火草
- 连钱草
- 黄毛榕
- 白薇
- 定经草
- 雪胆
- 射鸡尾
- 白线蛇
- 小黄皮
- 川桂皮
- 牛轭草
- 台湾肺形草
- 鲎胆
- 鲨鱼胆
- 巴茅果
- 番泻叶
- 小发散
- 冬瓜
- 水莎草
- 黄瓜皮
- 盐麸根白皮
- 铁树花
- 龙骨
- 白苞筋骨草
- 羊角桃
- 量天尺花
- 香蒲
- 鳗鲡鱼膏
- 十萼茄
- 胃寒草
- 棘胸蛙
- 螺蛳
- 土蜂
- 紫金莲
- 小绿芨
- 鲎尾
- 麻腐
- 柚树寄生
- 亚麻
- 升药底
- 刺果苏木
- 山莓
- 铁箍散
- 山腊梅
- 拐棍竹
- 樟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