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榄根
《中华本草》:乌榄根
拼音注音
Wū Lǎ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Black Canarytree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igra Lour.;Canarium pimela Koeni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乌榄 常绿大乔木,高10-16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65cm;小叶15-21枚,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3.5-7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平滑;网脉两面均明显。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序腋生,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在雄花中长约2.5mm,在雌花中长3.5-4mm;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mm;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长不超过花冠;雌蕊无毛,在雄花中不存在,子房上位,通常3室。核果卵形至椭圆形,略呈三角形,长3.5-4.5cm,宽1.5-2cm,成熟时紫黑色,表面平滑,核木质,两端钝,内有种子1-2颗;不肯定适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280m的平原、丘陵、山地杂木林中,常有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淡;涩;平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止血;祛风湿;舒筋络。主内伤吐血;风湿痹痛;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岭南采药录》:治内伤吐血、咳嗽,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乌榄根
拼音注音
Wū Lǎn Gēn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榄"条。
功能主治
《岭南采药录》:"治内伤吐血、咳嗽,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蜂蜜
- 云南红豆蔻
- 毛黄堇
- 可爱复叶耳蕨
- 阿尔泰瑞香
- 螺厣草
- 两面针
- 七里明
- 椴叶独活
- 大叶风沙藤
- 五味草
- 水鳖蕨
- 山茱萸
- 山大刀
- 罗盖叶
- 台湾千金藤
- 山蒟
- 鹅毛
- 茉莉根
- 大独叶草
- 黄瑞木
- 血见愁
- 披针骨牌蕨
- 海莲叶
- 黑沙蒿
- 金花蚤草
- 路郎鸡
- 梧桐
- 毛葡萄
- 风箱树叶
- 铃兰
- 防风花
- 水百合
- 假茼蒿
- 红蒂蛇
- 狗响铃
- 小构树叶
- 家独行菜
- 蒟蒻薯叶
- 刺果甘草
- 光叶巴豆
- 辣蓼草
- 灯台树
- 风叶藤
- 通花花
- 桂木干
- 羊胎
- 膜蕨囊瓣芹
- 黑果拨毒散
- 蟑螂
- 大金银花
- 小红蒜
- 云木香
- 金线兰
- 碱花
- 金荞麦茎叶
- 红须须
- 湖北海棠
- 枳椇叶
- 泽芹
- 鳡鱼
- 昂天莲
- 多茎野豌豆
- 半边菜
- 杜鹃兰
- 拐枣七
- 灵猫骨
- 功劳子
- 华东瘤足蕨
- 石芥菜
- 古羊藤
- 对叶百部
- 吉祥草
- 披散糖荠
- 竹叶椒
- 迭裂黄堇
- 唇香草
- 羊蹄暗消
- 光石韦
- 番石榴根
- 柘树茎叶
- 猪母柴根
- 小垂头菊
- 山扁豆
- 西南卫矛
- 鳙鱼
- 楼梯草根
- 半边莲
- 木半夏根
- 柏根白皮
- 牛髓
- 桂叶素馨
- 木芙蓉叶
- 库页悬钩子
- 印度菩提树皮
- 桃耳七
- 防己
- 菠菜
- 牛耳大黄叶
- 刺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