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榄根
《中华本草》:乌榄根
拼音注音
Wū Lǎ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Black Canarytree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igra Lour.;Canarium pimela Koeni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乌榄 常绿大乔木,高10-16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65cm;小叶15-21枚,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3.5-7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平滑;网脉两面均明显。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序腋生,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在雄花中长约2.5mm,在雌花中长3.5-4mm;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mm;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长不超过花冠;雌蕊无毛,在雄花中不存在,子房上位,通常3室。核果卵形至椭圆形,略呈三角形,长3.5-4.5cm,宽1.5-2cm,成熟时紫黑色,表面平滑,核木质,两端钝,内有种子1-2颗;不肯定适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280m的平原、丘陵、山地杂木林中,常有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淡;涩;平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止血;祛风湿;舒筋络。主内伤吐血;风湿痹痛;腰腿疼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
《岭南采药录》:治内伤吐血、咳嗽,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乌榄根
拼音注音
Wū Lǎn Gēn
出处
《岭南采药录》
来源
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乌榄"条。
功能主治
《岭南采药录》:"治内伤吐血、咳嗽,以之和猪精肉煎汤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五角叶葡萄
- 乌药
- 五代同堂
- 五味藤
- 乌药子
- 乌骨麻
- 五叶薯
- 乌泡刺
- 乌蛇胆
- 五蕊寄生
- 吴萸叶五加
- 乌药花
- 五色梅
- 乌骚风
- 威灵仙叶
- 尾叶山柑
- 乌豆根
- 五叶藤
- 五爪风
- 五龙皮
- 尾叶越橘
- 乌苏里黄芩
- 乌金草
- 乌鸦胆
- 娃儿藤
- 乌贼鱼肉
- 乌鱼刺
- 五倍子
- 五香草
- 小罗伞
- 五灵脂
- 山桂花
- 舞草
- 乌贼鱼腹中墨
- 五叶泡
- 五倍子苗
- 五齿剑
- 五龙根
- 乌饭子
- 五色梅叶
- 乌鸦肉
- 五味草
- 乌苏里瓦韦
- 五加叶
- 五加果
- 五指山参叶
- 五指毛桃
- 五眼果树皮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五香藤
- 五星蒿
- 五桠果
- 娃娃拳
- 小广藤
- 红牛皮菜
- 合血香
- 菊花参
- 威灵仙
- 乌灵参
- 五叶木通
- 五色草
- 委陵菜
- 乌药叶
- 乌骨藤
- 乌龙摆尾
- 五代同堂根
- 五谷虫
- 乌鸡骟
- 卫矛
- 乌鸦翅羽
- 乌蔹莓五加
- 大白顶草
- 路旁菊
- 五加皮
- 五叶壁藤
- 五瓣寄生
- 五脉山黧豆
- 苏铁根
- 五凤朝阳草
- 五角枫根
- 野苦梨根
- 川滇桤木
- 肥荚红豆
- 卷边桩菇
- 华东木蓝
- 盐肤子
- 乌鱼蛋
- 筋藤
- 刺苋菜
- 五月茶
- 澄茄子
- 冲天果
- 羊肺
- 露兜竻蔃
- 蛇不见
- 鮠鱼
- 对叶草
- 山油麻
- 木莲
- 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