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黄芩
《中华本草》:刺黄芩
拼音注音
Cì Huánɡ Qín
别名
十大功劳、老鼠刺、刺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大叶刺黄柏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honiafargesiiTakeda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大叶刺黄柏 常绿灌木,高1.5-2m。茎直立,粗壮。羽状复叶,通常有小叶9-15,或更多;小叶片革质,卵形或长圆形,长约7cm,宽约4.5cm,先端渐尖,边缘反卷,有2-7个大刺状锯齿,无小叶柄。总状花序丛生于茎顶,近于直立;花黄色,微下垂;花梗细短。浆果卵圆形,先端柱头宿存,熟时暗蓝色,外有白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或丛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主肺痨咳嗽咯血;黄疸;湿热腹泻;痢疾;目赤肿痛;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倒地铃
- 小石韦
- 小花鸢尾
- 朝天子
- 棒棒木
- 刺齿凤尾蕨
- 骨节草
- 黄花独蒜
- 碗蕨
- 风车儿
- 榕树果
- 牛角瓜
- 化橘红
- 白薇
- 石蜡红
- 细草
- 血水草
- 蚬肉海棠
- 小柿子
- 花叶冷水花
- 骆驼蓬子
- 小花黄堇
- 续断
- 李树叶
- 兰花根
- 李树胶
- 银鱼
- 石上藕
- 多斑紫金牛
- 绣球防风果
- 浮海石
- 岭南花椒根
- 栗花
- 栗
- 兰竹参
- 栗树根
- 林问荆
- 广西莲座蕨
- 灰藋子
- 菥蓂子
- 六股筋
- 萱草嫩苗
- 沙芥
- 西南山茶
- 南板蓝叶
- 吕宋果
- 姜三七
- 银鲛
- 西河柳
- 绣线菊根
- 肖菝葜
- 西南小阴地蕨
- 蚬肉
- 苋根
- 李
- 毛翠雀花
- 豺皮樟根
- 香果树
- 虾须豆
- 三叶崖爬藤
- 石蕊
- 卤地菊
- 勒鱼
- 柳叶绣球菊
- 白酒草
- 装饰卷柏
- 香叶天竹葵
- 柳杉叶
- 香毛草
- 园金柑
- 小九头狮子草
- 慈竹
- 牡荆子
- 广藤根
- 铁牛皮
- 栎叶槲蕨
- 佛葵
- 草乌
- 兰草
- 水茴香
- 虾须草
- 十大功劳根
- 太白菊
- 刺玫
- 六棱菊
- 凉山虫草
- 野杜仲果
- 换锦花
- 地贵草
- 黄鳝藤
- 报春花
- 大叶花椒
- 葱汁
- 骆驼蓬
- 马刀肉
- 卵叶贝母兰
- 钻地风
- 水曲柳
- 山茶子
- 碧桃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