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虫
《中华本草》:五谷虫
拼音注音
Wú Gǔ Chónɡ
别名
蛆、谷虫、水仙子
英文名
worm of all sorts grains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丽蝇科动物大头金蝇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ricius)采收和储藏: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原形态
大头金蝇,成虫绿蓝色,头顶部黑色。头部宽,复眼大,深红色。角角褐色。胸腹部带有紫色光泽。幼虫成熟时黄白,前端尖细,后端截平,体表有由小棘形成的环,后气门略高出表面,较偏于上方,气门环不完全,后气门间距不大于后气门的横径;;前气门具有10-13个指状突起。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成蝇夏季发生最多,喜居户外,喜食甜品、瓜、果、新鲜粪便、腥臭物质。幼虫孳生在稀的人粪垃圾、腐败物质中,食粪及腐烂动物。以蛹越冬,主要在茅厕或粪坑附近土表下面。资源分布:全国均有分布。
形状
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cm,宽2-3mm。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以体轻、干净、淡黄白色、无臭味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油脂、蛋白质及氨基酸。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分别腹腔注射40%五谷虫乙醇提取物4ml和采用离子交换法从五谷虫提取所得的总氨基酸2.4ml,对豚鼠吸入磷酸组胺诱发的“哮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五谷虫乙醇提取物和五谷虫总氨基酸粗提取物对组胺所致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痉挛均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实验结果初步认为,五谷虫所含的总氨基酸是平喘的有效成分。2.对肠平滑的作有,五谷虫乙醇提取物和五谷虫总氨基酸粗提取物对组胺所致离体家兔和豚鼠的回肠平滑肌痉挛均有明显的争痉作用。3.毒性,五谷虫的毒性小,按36g/kg(相当于人的450倍)给小鼠灌胃,无任何毒性反应,观察3天无死亡。
性味
味咸;甘;性寒
炮制
取原药材,除杂质,筛去屑。
归经
脾;胃
功能主治
健脾消积;清热除疳。主疳积发热;食积泻痢;疳疮;疳眼;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本草用法研究》:“脾胃虚寒无积滞者勿用。”
各家论述
1.《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2.《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3.《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4.《本草求原》:治臁烂。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五谷虫
拼音注音
Wú Gǔ Chónɡ
别名
蛆(《集韵》),谷虫(《本草求真》),水仙子(《药材资料汇编》)。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形状
干燥虫体,扁圆柱形,头部较尖,长1~1.5厘米,宽2~3毫米。黄白色,有的略透明。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以体轻、干净、谈黄白色、无臭味者为佳。
性味
咸,寒。
①《纲目》:"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苦,寒,无毒。"
③《要药分剂》:"味甘咸,性寒,无毒。"
炮制
拣净杂质,簸净泥土,用文火炒至微黄色。
归经
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草求真》:"专入肠、胃。"
功能主治
清热,消滞。治疳积腹胀,疳疮。
①《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
②《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
③《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
④《本草求原》:"治臁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搽敷。
复方
①治一切疳疾:㈠六月取蛆,淘净,入竹简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钱,入麝香,米饮服之。㈡蛆蜕,米泔逐日换浸五日,再以清水换浸三日,晒焙为末,入黄连末等分,每半两入麝香五分,以獖猪胆汁和丸,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
②治热痢吐食,因服热药而致者:蛆,流水漂净,晒干为末。每服一钱,米饮下。(《纲目》)
③治唇疔:五谷虫,研末,香油调敷。(《本草便读》)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蚕茧草
- 刺蜜
- 串铃草
- 苍耳根
- 卫矛
- 刺槐花
- 臭李皮
- 刺菠
- 山海螺
- 乌脚枪
- 乌药叶
- 五气朝阳草
- 椿白皮
- 臭油果
- 茶油粑
- 草地黄芩
- 串铃
- 苍山黄堇
- 粗糠柴
- 脆骨风
- 茶子木花
- 茶油
- 草蜘蛛
- 莼菜
- 草威灵
- 匙叶五加
- 慈竹
- 蝉翼藤
- 臭茉莉
- 翅柄铁线蕨
- 威灵仙
- 臭苜蓿根
- 刺果苏木
- 委陵菜
- 楮树白皮
- 糙叶五加
- 草蚂蚱莲
- 五色草
- 臭菘
- 川防风
- 藏茴香
- 樗白皮
- 春花木
- 称星蛇
- 橙耳
- 粗毛蹄盖蕨
- 臭梧桐根
- 刺人参
- 草石蚕
- 春砂花
- 粗糙凤尾蕨
- 常春卫矛
- 五叶壁藤
- 豉汁
- 刺参
- 彩斑桑勒草
- 粗黄草
- 臭山牛蒡
- 五脉山黧豆
- 刺葡萄
- 野漆树根
- 豆腐皮
- 五凤朝阳草
- 川木香
- 川木通
- 沉香
- 五角枫根
- 臭牡丹
- 臭黄荆叶
- 粗榧子
- 抽筋草
- 叉枝鸦葱
- 草苁蓉
- 臭黄荆
- 粗腿羊肚菜
- 叉枝藻
- 微毛柃
- 臭牡丹根
- 柽柳花
- 臭节草根
- 草独活
- 粗毛鳞盖蕨
- 蚕退纸
- 臭节草
- 测试
- 臭黄荆子
- 鲛鱼皮
- 草龙
- 臭樟
- 臭黄皮
- 刺柄南星
- 臭矢菜
- 草本威灵仙
- 草龙根
- 臭威灵
- 川贝母
- 草贝母
- 茺蔚子
- 鄂西粗筒苣苔
- 九节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