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翅羽
《*辞典》:乌鸦翅羽
拼音注音
Wū Yā Chì Yǔ
别名
鸦翅(《丹溪心法》)。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的翅羽。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乌鸦"条。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治跌扑瘀血,破伤风。
①《丹溪心法》:"破伤风,血疑心,烧灰存性,研细,酒调一钱。"
②《纲目》:"治针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调败之。又治痘疮不出复入。"
③《东医宝鉴》:"破瘀血,烧灰用。"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炙焦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从高堕下,瘀血枨心,面青短气者:以乌翅羽七枚,以右翅者最良,烧末酒服之,当吐血。(《肘后方》)
②治痘疮复陷:取老鸦左翅,烧灰,用豮猪血和丸芡子大,每服一丸,以豮猪尾血同温水化服。(《痘疹论》)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乌鸦翅羽
拼音注音
Wū Yā Chì Yǔ
别名
鸦翅
英文名
Crow wing-feather
出处
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的翅羽。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拔取翅羽。
原形态
大嘴乌鸦,全体纯黑,上体除头顶、后颈侧外,多少渲染有绿色亮辉;喉沾深蓝辉,翼下及尾下覆羽中有些羽尖带蓝或绿辉。虹膜黑褐色;嘴及脚、爪等均黑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区或平原,常见于田野屋旁、沙滩等地活动。性好结群。鸣声粗厉而单调。杂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4月末至6月末产卵。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
甘;淡;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主跌扑瘀血;破伤风;痘疮倒陷
用法用量
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适量,焙研调敷。
各家论述
1.《丹溪心法》:破伤风,血凝心,烧灰存性,研细,酒调一钱。2.《纲目》:治针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调敷之。又治痘疮不出复入。3.《东医宝鉴》:破瘀血,烧灰用。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鳗鲡鱼血
- 飘拂草
- 落新妇
- 光叶闭鞘姜
- 蚍子草
- 峨三七
- 省雀花
- 广西花点草根
- 苹果皮
- 菩提树花
- 蒲葵根
- 麻滓
- 赤杨
- 鳢鱼胆
- 风箱树
- 铺地蜈蚣
- 五倍子内虫
- 鹅毛
- 紫楠根
- 麻秸
- 马蔺根
- 麻叶绣球
- 九节菖蒲
- 鹅
- 萼果香薷
- 赤车
- 马蹄草
- 鲎肉
- 毛花槭
- 莪术
- 黄羊角
- 风箱树花
- 盐麸树白皮
- 七星草乌
- 牛脂
- 蒲桃
- 鹭肉
- 鳆鱼
- 鳢鱼血
- 鸡谷草
- 麂肉
- 鹅喉管
- 苹婆
- 饭团藤
- 萍蓬草子
- 无风自动草
- 蒲州豉
- 合子草
- 雄鸡口涎
- 壶卢
- 豹肉
- 虎肉
- 鬼目
- 贴骨散
- 眼睛草
- 菊花根
- 五脉绿绒蒿花
- 樗白皮
- 狗牙根
- 大风药
- 管仲
- 海雹菜
- 炮仗筒
- 蒲桃叶
- 粉萆薢
- 鳗鲡鱼
- 狗哇花
- 峨眉蕨贯众
- 鸭屎树
- 鄂西天胡荽
- 蝴蝶藤
- 苦楝菌
- 花蝴蝶根
- 娃娃拳
- 阳桃根
- 独脚蟾蜍
- 厚叶算盘子
- 白鸭肉
- 梓木
- 扇子七
- 紫色翼萼
- 咳喘木
- 蕨萁
- 大头艾纳香
- 穿根藤
- 人面子叶
- 毛黄堇
- 五指毛桃果
- 天生草
- 大苞叶千斤拔
- 黄草乌
- 和合草
- 狐肉
- 苦菜根
- 獭子树
- 荷叶金钱
- 铁栏杆
- 家麻树
- 火焰兰
- 巴豆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