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皮
《中华本草》:橙子皮
拼音注音
Chénɡ Zi Pí
别名
橙皮。
英文名
Pell of Sweet Orange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香橙Citurs junos Tanaka的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junos Tanaka采收和储藏:秋季剥取成熟果实的果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香橙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6m。枝细而短,有棘刺。叶互生,单身更叶;叶柄长1-2.5 cm,有阔翼;叶片长卵形或椭圆形,长3-6cm,宽1.5-3.5cm,无端渐尖微凹,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表面绿色,背面黄绿色,侧脉密。花白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萼片5,裂片三角形;花瓣5,倒卵状长椭圆形;雄蕊14-22,基部连合;花柱短于雄蕊,柱头长圆形。果实扁圆形,横径5-6cm,果皮多皱,油胞凹入,瓤囊9-11瓣,排列不整齐,味极酸。种子20-25颗,长约1.4cm,浅棕色,多胚,子叶白色。花期5月,果熟期10月下旬。
生境分布
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
果皮含橙皮甙(hesperidin),挥发油,果胶(pectin),胡萝卜素。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geranial),柠檬烯(limonene)等;还分离到大牻牛儿烯(germacrene)B、D和双环大牻牛儿烯(bicyclogermacrene)。还含辛弗林(synephrine),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2,6-二甲基-6-羟基-7-辛烯-4-酮(2,6-dimethyl-6-hydroxyoct-7-en-4-one),2,6-二甲基-6-羟基-2,7-辛二烯-4-酮(2,6-dimethyl-6-hydroxyocta-2,7-dien-4-one),(-)-顺式-3,5,7-三羟基-3’-甲氧基黄烷酮-7-(2-O-a-鼠李糖基-β-葡萄糖甙)[(-)-cis-3,5,7-trihydroxy-3'-methoxyfla-vanone 7-(2-O-a-rhamnosyl-β-glucoside)],柚皮素 7-[(a-鼠李糖基(l→2)]-[a-鼠李糖基(1→)-β-葡萄糖甙{naringenin 7-[a-rhamnosyl(1→2)-[a-rhamnosyl(1→6)]-β-glucoside}。
性味
苦;辛;温
归经
脾;肺经
功能主治
快气利隔;化痰降逆;消食和胃;解酲;杀鱼蟹毒。主胸膈气滞;咳嗽痰多;饮食不消;恶心呕吐;醉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盐腌、糖渍;或作饼研末。
复方
1)宽中、快气、消酒:橙子大者三斤(破去核,切作片子,连皮用),生姜五 两 (去皮,切片,焙干)。上件于净砂盆内烂研如泥,入炙甘草末二两 ,檀香末半两,并 搜和捏作饼子,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杨氏家藏方》香橙汤)(2)生津舒郁,辟臭解酲,化浊痰,御岚瘴,调和肝胃,定痛止呕:橙皮二斤(切
各家论述
1.《食疗本草》: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2.《开宝本草》:散肠胃恶气,消食 ,去胃中浮风气。3.《纲目》:糖作橙丁,甘美,消痰下气,利膈宽中,解酒。4.《随息居饮食谱》:止呕醒胃,杀鱼、蟹毒。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橙子皮
拼音注音
Chénɡ Zi Pí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香橙的果皮。
化学成分
果皮含橙皮甙、挥发油、果胶、胡萝卜素等。挥发油中主要为牻牛儿醛、柠檬烯等;还分离到大牻牛儿烯B、大牻牛儿烯D和双环大牻牛儿烯。
性味
苫辛,温,
①《食疗本草》:"温。"
②《开宝本草》:"味苦辛,温。"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辛。"
功能主治
化痰,利膈,消食,止呕,杀鱼、蟹毒。
①《食疗本草》:"去恶心胃风,取其皮和盐贮之。"
②《开宝本草》:"散肠胃恶气,消食,去胃中浮风气。"
③《纲目》:"糖作橙丁,甘美,消痰下气,利膈宽中,解酒。"
④《随患居饮食谱》:"止呕醒胃,杀鱼、蟹毒。"
用法用量
内服:盐腌、糖渍或捣饼研末。
复方
①宽中、快气、消酒:橙子大者三斤(破去核,切作片于,连皮用),生姜五两(去皮,切片,焙干)。上件于净砂盆内烂研如泥,入炙甘草末二两,檀香末半两,并搜和捏作饼子,焙干为细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杨氏家藏方》香橙汤)
②生津舒郁,辟臭解酲,化浊痰,御岚瘴,调和肝胃,定痛止呕:橙皮二斤(切片),白沙糖四两,乌梅肉二两。同研烂,入甘草末一两,檀香末五钱,捣成小讲,收干藏之。汤瀹代茶或噙化。(《随息居饮食谱》香橙饼)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蚕蛹
- 白刺花叶
- 子楝树根
- 乌鸡骟
- 酸枣根皮
- 毛叶楼梯草
- 滇杠柳
- 芦山藤
- 白克马叶
- 地杨梅
- 鼠曲草
- 绢毛木姜子
- 水杨梅根
- 大唇香科科
- 猫须草
- 叶上果根
- 熊筋
- 粉条儿菜
- 报春花
- 水前草
- 大石韦
- 阔叶赤车使者
- 糙壳菱蟹
- 刺梨根
- 胭脂花
- 接骨树
- 柳叶菜花
- 买麻藤
- 蝗虫
- 山铁树
- 新裂耳蕨
- 香叶树
- 桑瘿
- 石瓜子莲
- 密叶天胡荽
- 三七
- 羊角纽花
- 昆明堵喇
- 大昏头鸡
- 多花猕猴桃
- 紫弹树叶
- 止咳草
- 夹蛇龟
- 木蜡树叶
- 大叶桉
- 水苦荬根
- 野菰
- 石枣
- 桃枝
- 红辣蓼
- 草胡椒
- 沼生柳叶菜
- 萼果香薷
- 金鸡尾
- 黄缅桂果
- 小果千金榆
- 红地榆
- 荷苞花根
- 扁竹根
- 姜石
- 马鞭石斛
- 霜红藤
- 福建排草
- 山黄豆藤
- 节节草
- 七星草乌
- 壶卢子
- 野荔枝
- 小叶假耧斗菜
- 白山苔
- 鹩哥舌
- 水兰叶
- 吊岩风
- 楮实
- 金边龙舌兰
- 败毒草
- 赤小豆叶
- 长春花
- 星宿菜
- 锡矿
- 秀丽野海棠
- 蜻蜒兰
- 圆叶母草
- 镜面草
- 白杨枝
- 土附子
- 食茱萸
- 野樱桃根
- 塘虱鱼
- 波斯菊
- 竹叶
- 人参
- 土黄芩
- 王母钗
- 匐地龙
- 六月寒
- 香樟
- 长圆叶艾纳香
- 柳白皮
- 山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