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玫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玫
拼音注音
Cì Méi
别名
刺玫果、红根
来源
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山刺玫Rosa davurica Pall.,以花、果和根入药。夏季采花,阴干;果期采果,春秋采根。
性味
花:甘、微苦,温。
果:酸,温。
根:苦、涩,平。
功能主治
花:止血,和血,解郁调经。用于吐血,血崩,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
果:健脾胃,助消化。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小儿食积。
根:止咳祛痰,止痢,止血。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花1~2钱;果、根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石血
- 贴骨散
- 顶羽菊
- 衣鱼
- 臭黄皮
- 樟树果
- 鹿仙草
- 定草根
- 黄栌根
- 马蔺子
- 核桃叶
- 凤眼果
- 毛药
- 胡莲
- 鸡蛋壳
- 毛叶兔耳风
- 鸡血七
- 圆叶母草
- 亮叶桦
- 大麦苗
- 岗梅
- 臭矢菜
- 蝈蝈
- 苦竹叶
- 胡颓子根
- 浮萍
- 螳螂
- 鬼毛针
- 南鹤虱
- 铅丹
- 蒟酱
- 五月霜
- 三点金草
- 常春藤
- 蛇接骨
- 凉伞盖珍珠
- 黑草
- 乌药
- 景天三七根
- 橘红
- 浮尸草
- 蛇疙瘩
- 水芹
- 蓬莱草
- 川木通
- 长春花
- 鸡爪竻
- 黄颡鱼涎
- 箭叶蓼
- 藤商陆
- 朱顶红
- 虫牙药
- 屎咕咕
- 水马桑
- 川谷根
- 百足藤
- 灰锤
- 鰕虎鱼
- 龙船花茎叶
- 绢毛木姜子
- 吹风藤
- 通草
- 亚泵礴
- 苦马豆
- 茴香虫
- 曼陀罗子
- 石灰华
- 花生壳
- 齿叶橐吾
- 异叶米口袋
- 接骨草
- 海龟
- 支柱蓼
- 山砂姜
- 金钱白花蛇
- 风箱树花
- 含羞草
- 百灵草
- 尖头蚱蜢
- 回心草
- 茳芒决明
- 蠘
- 假苦瓜
- 刺黄连
- 鳕鱼鳔
- 笔罗子
- 白鹤藤
- 构菌
- 天麻茎叶
- 丁锅树叶
- 刺梨根
- 骆驼黄
- 散血藤
- 苦木
- 龙须草
- 苋实
- 丹参
- 尖耳贯众
- 川牛膝
- 山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