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阴地蕨
《中华本草》:扇叶阴地蕨
拼音注音
Shàn Yè Yīn Dì Jué
别名
高山独角蒿、蕨藄、独脚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扇羽小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trychium lunaria(L.)Sw.[Osmunda lunaria L.]采收和储藏:7-8月间采收,去掉泥土,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小型蕨类植物,植株高8-20cm。根茎短小而直立。根肉质,细长,少分枝。总叶柄长6-20cm,基部有鞘状的苞片,长2-3cm。营养叶阔披针形,肉质,从总柄中部或中部以上生出,长3-8cm,宽1-1.5cm,有短柄;一回羽状,羽片3-5对,对生,扇形至半圆形,长0.5-lcm,宽0.5-1.5cm,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全缘或波状;叶脉扇状分叉。孢子叶生于营养叶片基部,柄长2.5-4cm;二至三回羽状,狭圆锥形。孢子囊圆球形,黄绿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草甸或灌木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扇羽小阴地蕨含海藻糖(mycose)。
性味
苦;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止血。主毒蛇咬伤;乳痈;痢疾;肺热咳喘;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车前草
- 顶果膜蕨
- 笔罗子
- 大红袍
- 黄细辛
- 黄紫堇
- 大三叶升麻
- 掉毛草
- 九子连环草
- 豨莶根
- 护心胆
- 高脚落山箕根
- 槭叶止血草
- 假蒟叶
- 石头菜
- 核桃青龙皮
- 类梧桐
- 树头发
- 土草果
- 牛肝菌
- 蜈蚣藤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小鸦葱
- 无风自动草
- 梭子蟹
- 小叶薄荷
- 野漆树
- 蜘蛛草
- 鱼鳖金星
- 紫弹树枝
- 榧枝叶
- 破骨风
- 两指剑
- 罗浮柿
- 柘树茎叶
- 屎咕咕
- 紫茉莉
- 刺菱根
- 红丝线
- 八爪金龙
- 秦艽
- 金荞麦茎叶
- 云苔草
- 假芫茜
- 薄叶卷柏
- 小叶云实
- 千灵丹
- 眼睛草
- 崖棕根
- 鲤鱼鳞
- 露蕊乌头
- 胡杨
- 春尖油
- 白头翁
- 节节茶
- 鹅肉
- 大黑蒿
- 东风橘
- 红孩儿
- 黑香柴
- 金钮扣
- 毛勾儿茶
- 米面蓊叶
- 甜瓜
- 蘡薁
- 睡菜根
- 细葛缕子
- 鸭公藤
- 芫青
- 黄杨叶
- 黄背草果
- 白蜡树皮
- 五叶木通
- 柿木皮
- 蚕豆茎
- 狗舌草
- 构菌
- 地下明珠
- 穿地龙
- 臭黄皮
- 木莲果
- 红荆芥
- 石芫茜
- 方榄
- 金箔
- 驴打滚儿草
- 女贞根
- 香水月季
- 雪山一支蒿
- 剪草
- 南烛子
- 粗毛蹄盖蕨
- 标杆花
- 艾虎
- 赤阳子
- 绿衣枳壳
- 黄花母根
- 小扁豆根
- 冷毒草
- 山马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