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莓
拼音注音
Shān Méi
别名
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
来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F.,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自春至秋可采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
落叶小灌木,高1~2米。茎直立,具基出枝条;小枝红棕色,仅幼时被有柔毛,老则脱落,散生稍弯皮刺。单叶互生,具长柄,有时较叶片长,与中脉均有小钩刺;托叶贴生叶柄上;叶片卵形,长3~9厘米,宽2~5毫米,不裂或3浅裂,有不整齐重锯齿,先端尖,基部浅心形或平截,基脉3条,两面被毛。春季小枝上开花,1或数朵聚生于叶的对面;花梗长不及1厘米,疏被柔毛;萼片卵状披针形,端尖,密被灰白色柔毛;花冠白色,直径约3厘米;花瓣5,长椭圆形,端尖;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生于一隆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径约1.2厘米,鲜红色。
生境分布
生于阳坡草地、溪边、灌丛以及村落附近。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和陕西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酚性成分及皂甙。
性味
根:苦、涩,平;叶:苦,凉。
功能主治
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通草
- 滇白药子
- 灰锤
- 拐芹
- 老鼠竻
- 海雹菜
- 金线风
- 漏芦
- 鲎肉
- 黑点草
- 黄荆子
- 红皮云杉
- 石黄连
- 小青藤
- 半蒴苣苔
- 光棍草
- 山棯根
- 滇瓦花
- 黄茅
- 水松球果
- 菠萝皮
- 黄屈花
- 新木姜子
- 和筋草
- 东北红豆杉
- 驴断肠
- 大麻漆
- 连翘根
- 红根草
- 黑大豆皮
- 水接骨丹
- 水朝阳花
- 川层草
- 斑叶兰
- 畲山羊奶子
- 乌鱼刺
- 五色梅根
- 新疆藜芦
- 清香桂
- 前胡
- 黄瘤孢
- 黄藤叶
- 石榴叶
- 五叶薯
- 当归藤
- 黄瓜霜
- 山萝花
- 六曲
- 缬草
- 篱栏子
- 美丽桐
- 五倍子
- 石南
- 滚龙草
- 榧子
- 小金樱
- 黄羊油
- 竹节草
- 小地扭
- 铅灰
- 红活麻
- 乌蛇膏
- 待宵草
- 关白附子
- 红楠
- 血当归
- 莿(木冬)
- 黄杨木叶
- 丁香树皮
- 荷叶金钱
- 制何首乌
- 小豆柴
- 红小麻
- 黄荆沥
- 黄缅桂果
- 红叶甘橿
- 黄花獐牙菜
- 挂兰
- 鹤草芽
- 光叶水苏
- 罗伞树
- 水线草
- 红土子皮
- 狗乳汁
- 根辣
- 西藏凹乳芹根
- 黑蒴
- 广东升麻
- 黄牛茶
- 石龙芮子
- 毛叶三条筋
- 淡竹壳
- 糙苏
- 对叉疔药
- 小白棉
- 禾叶毛兰
- 黄皮叶
- 小雪人参
- 滑叶木通
- 豨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