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紫苏
《中华本草》:红紫苏
拼音注音
Hónɡ Zǐ Sū
别名
木樨臭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走茎龙头草,多年生草本。多须根,常形成匍匐生根的走茎。茎直立,较粗壮,高50-70cm,四棱形,有槽。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卵圆形,长3-15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以叶脉处为多。花通常为腋生双花,总梗极短,常着生于茎最上部的1-3节上;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齿5,卵状三角形至披针形,呈二唇形,上唇3齿略高,下唇2齿略低,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紫色,长约4cm,外面被短柔毛,上唇直立,2裂或2浅裂,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边缘波状;雄蕊4,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被微柔毛;子房4裂,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头2裂;花盘杯状,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花期4-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常绿及落叶混交林下荫处。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酒杯、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
发表散寒;消肿解毒。主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蛇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葫芦茶根
- 青蛙
- 滇獐牙菜
- 千里光
- 四叶萝芙木
- 黄屈花
- 黄三七
- 莲子草
- 亮叶桦
- 柳叶绣球菊
- 荭草花
- 红葱
- 红绵藤
- 荷蒂
- 牦牛角
- 甜叶菊
- 红花杜鹃
- 一匹草
- 菜蓟
- 蔊菜
- 黄柏
- 鲸蜡
- 黄心果
- 黄栎
- 虎头蕉
- 黄杨叶
- 爬地卷柏
- 蜗牛壳
- 扁担杆
- 豪猪肉
- 鹤虱
- 鹄油
- 红背马蓝
- 红莲子草
- 光风轮菜
- 黄桷根
- 虎爪
- 黄断肠草
- 红血藤
- 山乌龟
- 黄斑龙胆
- 红花刺参
- 黄杨木
- 还亮草
- 虎骨胶
- 竹(鼠留)子牙
- 蔛草
- 岩豆藤花
- 山茶子
- 狗牙花
- 刺榆
- 香橼露
- 花蚊虫
- 万年青
- 黄槿
- 红花木莲
- 菊苣
- 青叶苎麻根
- 石枫药
- 红茎黄芩
- 勒管草
- 狼喉靥
- 南牡蒿
- 破牛膝
- 细叶野牡丹
- 地杨梅
- 昆明堵喇
- 峨眉蕨贯众
- 虎掌草叶
- 变异鳞毛蕨
- 红豆蔻
- 滴滴花
- 黄木耳
- 人面子叶
- 刺芋
- 青羊角
- 皂荚子
- 竹鼠子油
- 川楝子
- 杨梅
- 胡桃油
- 鸦跖花
- 柿寄生
- 辉葱
- 石上柏
- 母猪藤
- 野黄瓜
- 天王七果实
- 歪脖子果
- 胡桃树皮
- 牡蒿
- 茶树根
- 马蹄荷根
- 红辣蓼
- 木鳖子根
- 鸡腿堇菜
- 杯苋根
- 千金坠
- 野靛
- 木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