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露
《中华本草》:丁香露
拼音注音
Dīnɡ Xiānɡ Lù
英文名
Liquid distilled from clov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 Merr.Et Perry
原形态
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性味
味微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
温胃止痛;理气止痛。主寒僻;胃痛
用法用量
内服:隔水炖温饮,30-60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丁香露
拼音注音
Dīnɡ Xiānɡ Lù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
性味
气烈,味微辛。
功能主治
治寒澼,胃痛。
用法用量
内服:隔水炖温饮1~2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扶桑叶
- 海鳗头
- 杜仲藤叶
- 猪骨
- 榉树叶
- 苦荞头
- 乌头附子尖
- 峨眉蕨贯众
- 蜂蝇
- 蛇眼草
- 高粱
- 白花甜蜜蜜
- 尖连蕊茶根
- 燕窠土
- 峨参
- 黑虎耳草
- 桐叶
- 玛瑙
- 花生衣
- 匙叶草
- 藤乌头
- 紫靛
- 龙珠果
- 木荷
- 紫金牛
- 香橼根
- 猪心
- 茅莓
- 珊瑚冬青
- 野靛
- 白带草
- 紫杜鹃
- 大树甘草
- 毛风藤
- 南板蓝叶
- 川滇大黄土
- 闽粤千里光
- 白刺花叶
- 和血丹
- 落葵
- 丽春花
- 灯台树果
- 粤瓦韦
- 金合欢
- 小花清风藤
- 渐尖毛蕨
- 合血香
- 太白韭
- 牛肋巴
- 草乌叶
- 糖荠
- 胡颓子根
- 狗仔花
- 雪药
- 午香草
- 胡桃青皮
- 小过江龙
- 盘肠草
- 问荆
- 天目木兰
- 天南星
- 贯叶连翘
- 鸡蛋参
- 山茶花
- 大百解薯
- 肥猪苗
- 构树
- 臭灵丹
- 拿虎
- 金沙草
- 透明草
- 地榆
- 叩头虫
- 粗毛鳞盖蕨
- 轮叶景天
- 新疆一支蒿
- 长管香茶菜
- 火殃簕
- 诃子
- 水翁花
- 三铃子
- 毛枝卷柏
- 通天蜡烛
- 五味藤
- 菱粉
- 蜻蜓兰
- 降龙草
- 甜远志
- 茅香根
- 水芦荻根
- 马肉
- 牛膝茎叶
- 通城虎
- 石青菜
- 锈毛白枪杆
- 红茄苳
- 小毛蓼
- 翅柄铁线蕨
- 交翅木
- 田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