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朝阳
《中华本草》:地朝阳
拼音注音
Dì Zhāo Yánɡ
别名
棉毛倒提壶、鬼马石、倒提壶、野葵花、野烟、野叶子烟、挖耳子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棉毛尼泊尔天名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nepalense Less. Var. Lanatum (Hook.f .et T. thoms .ex C. B. Clarke) Kitam.[C.cenuum L.var .lanatum Hokk. F. et C. B. Clark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棉毛尼泊尔天名精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绵毛,茎上尤密。茎直立,高50-100cm,分枝。叶互生;下部叶匙状长圆形,长9-20cm,宽4-6cm,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边有不规则的锯齿;中部叶向上渐小,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在茎和枝顶端单生,直径12-20mm,下垂;基部有数个条状披针形一等长的苞片,总苞盘状,苞片4层,锐尖;花黄色,有时被稀疏柔毛,外围的雌花筒状,3-5齿裂,中央的两性花有5个裂片。瘦果条形,长约5mm,有细纵条。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全株被白色棉毛,茎上尤密。冠整叶卵形至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侧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齿端有腺体状胼胝: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被疏柔毛;具叶柄。关状花序十缩于茎、枝端。气香,味微苦。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痛肿疮毒;疥疮;脓疱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鲎尾
- 虎胆
- 刺花椒
- 扁蒲扇
- 狐心
- 麝香草
- 鸢胆
- 柠檬皮
- 黄果茄
- 大泡通叶
- 粟米草
- 筋骨散
- 红花点地梅
- 狗牙根
- 慈竹花
- 草柏枝
- 紫阳花
- 网脉橐吾
- 沙枣花
- 香蒲
- 珠儿参
- 香胶木
- 香青
- 山道年蒿
- 锡矿
- 雄黄豆
- 香艾
- 野胡萝卜根
- 香阿魏
- 昂天莲
- 香橼露
- 山大黄(华北大黄)
- 土红苓
- 雪兔
- 鸡肉
- 黄荆
- 山吴萸果
- 玉簪花根
- 贝齿
- 矮脚南
- 金银花露
- 合欢花
- 水蛭
- 刺血红
- 大叶金锦香
- 乌鸦头
- 山茶花
- 滇姜三七
- 黄芪
- 金丝藤
- 金鱼
- 扁豆衣
- 黄蜀葵
- 川桂
- 番石榴果
- 天青地红
- 广金钱草
- 刺蓬花
- 鱼脑石
- 琼枝
- 回心草
- 含羞草
- 乌榄核
- 小九节铃
- 水马桑
- 酸水草
- 止泻木
- 梨
- 虎尾草
- 岩冬菜
- 密花轮环藤
- 西南槐树
- 太白参
- 六叶龙胆
- 琴叶榕
- 浮小麦
- 毡盖木耳
- 丽春花果实
- 毛莲蒿
- 苏铁果
- 雷丸
- 水竹叶
- 土麦冬
- 南瓜七
- 楮叶
- 芡实
- 巴豆油
- 苹果叶
- 大尾摇
- 海狸香
- 蒙古马兰
- 马齿苋子
- 毛车藤
- 山姜
- 散血丹
- 茺蔚子
- 长春花
- 水狗子
- 木鳖子
- 竹节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