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柏树
《中华本草》:地柏树
拼音注音
Dì Bǎi Shù
别名
舒筋草、金鸡尾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圆枝卷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L.)Spring[Lycopodium sanguinolent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L.)Spring[Lycopodium sanguinolent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茎匍匐或近地直立,纤细,常为红色,长约20-30cm。叶近同型,成4行排列,紧贴枝上,交互覆瓦状排列,卵形,长约1.5mm,宽约0.8mm,质厚呈龙骨状,先端渐尖,边缘全缘或略有小齿。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长0.4-1.2cm,有4棱;孢子叶宽卵形,长约1.2mm,宽约0.8mm,先端渐尖,边缘有极小的尖齿;孢子囊圆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600m的干旱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
化学成分
含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舒筋;止血。主湿热痢疾;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羊七莲
- 羊胎
- 大过路黄
- 獭肝
- 水百合
- 番石榴子
- 白苏子油
- 丝瓜根
- 红花点地梅
- 梓白皮
- 百部
- 海粉
- 猕猴桃根
- 软骨过山龙
- 八角莲
- 露兜竻蔃
- 四大天王
- 牛胆参
- 仰天钟根
- 刺针草
- 刺藦苓草
- 蚕茧草
- 锦地罗
- 苍耳子
- 穿耳菝葜
- 催产草
- 缠竹黄
- 刺老鸦
- 垂丝卫矛果
- 草灵仙
- 翠云草
- 翠蓝草
- 穿根藤
- 鸊鷉
- 苍耳
- 郁金
- 盐肤子
- 臭茉莉叶
- 茶花
- 刺茶美登木
- 大黄
- 岩泽兰
- 布荆
- 小金钱草
- 毛稔
- 渐尖毛蕨
- 钝齿铃子香
- 贯众
- 篦梳剑
- 罗锅底
- 仙人掌
- 瓜子金
- 深裂黄草乌
- 林檎
- 峨山草乌
- 紫薇根
- 红小麻
- 鲟鱼
- 葛谷
- 牡荆子
- 蜀五加
- 山小橘
- 桃枝
- 龙齿
- 刺葡萄根
- 苍白过路黄
- 苍耳囊虫
- 藏羚角
- 茶绒
- 藏报春
- 糙壳菱蟹
- 催乳藤
- 刺郎果
- 刺齿凤尾蕨
- 草牡丹
- 葱须
- 穿山甲
- 刺三甲
- 翅果藤
- 秤砣梨根
- 刺菱根
- 刺南蛇藤
- 虫豆柴
- 蚕蛹
- 秤钩风
- 穿石藤
- 蟾蜍肝
- 莿(木冬)
- 蛏壳
- 秤杆草
- 侧柏叶
- 叉歧繁缕
- 菜头肾
- 刺黄柏叶
- 草菇
- 蚕茧
- 蛏肉
- 糙叶树
- 臭山羊
- 穿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