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菜根
《*辞典》:东风菜根
拼音注音
Dōnɡ Fēnɡ Cài Gēn
别名
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
出处
《中国药植志》
来源
菊科植物东风菜的根。
性味
辛,温。
①《湖南药物志》:"辛香,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疏风,行气,活血,止痛。治肠炎腹痛,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疗喉痛及肚痛,有祛风的效用。"
②《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行气,健脾,消食。治骨节疼痛,寒痧腹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热,疗蛇伤。治毒蛇咬伤,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肠炎腹痛。"
④《贵州草药》:"活血调气,止血生肌,消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浸酒。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复方
①治腰痛:东风菜根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跌打损伤:疙瘩药泡酒服。(《贵州草药》)
③治刀伤:疙瘩药捣绒敷伤处。(《贵州草药》)
④治蛇伤、疖疮:东风菜干根研粉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毒蛇咬伤:先对病人常规处理和在八风穴(或八邪穴)放血排毒,然后用东风菜鲜根捣烂敷伤口周围,并用鲜根1两(干药用1/3量)煎水内服,每日2次。一般每日敷药1次,严重病人增加服药及换药次数。服药后个别病人有呕吐现象,加糖矫味便可改善。部分病例曾配合使用乌蔹莓、半边莲、佛甲草、木芙蓉、鬼针草、天南星、穿心莲等,以提高疗效。治疗150余例,除3例发病迅猛病情较重,改用他法治疗外,余均治愈。疗程最短3天,一般6~7天。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刀豆根
- 吊兰
- 单头紫菀
- 倒挂金钩
- 倒提壶
- 鱼脑石
- 东北溲疏
- 倒心叶桃叶珊瑚
- 冬凌草
- 冻绿叶
- 东风橘根
- 东紫堇
- 东当归
- 东方荚果蕨
- 东风菜
- 丁香树皮
- 粗皮蛙
- 倒扣草
- 单刀根
- 单头紫菀根
- 刀口药
- 冬青皮
- 单花鸢尾子
- 倒水莲
- 东廧子
- 单面针
- 独脚金
- 到老嫩
- 冬瓜叶
- 冻绿刺
- 刀豆
- 单花芥
- 冬瓜瓤
- 丢了棒
- 水稻清乳汁
- 单根木
- 东野菰
- 倒挂牛
- 东北雷公藤
- 冬葵子
- 东北埃蕾
- 丁香油
- 冬青子
- 丁蛎
- 倒根蓼
- 冬瓜子
- 单花山竹子
- 丁香露
- 吊吊果
- 倒扎龙
- 冬菇
- 单叶铁线莲
- 冬葵
- 东莨菪
- 单叶血盆草
- 倒钩刺
- 辣木通
- 倒吊笔
- 丁香蓼
- 东风橘
- 羊哀
- 茶条槭
- 倒挂草
- 丁香
- 东北延胡索
- 斑鸠木
- 倒卵叶五加
- 倒插花
- 丁萝卜
- 倒触伞
- 东菊
- 单花金丝桃
- 丁香根
- 东北卫矛
- 单花鸢尾
- 冬瓜
- 东北鼢鼠
- 绣线菊叶
- 荨麻
- 小棕包
- 血盘草
- 西南菝葜
- 血见愁老鹳草
- 细齿叶柃
- 绣球防风
- 虾须豆
- 血当归
- 虾壳钱
- 蘘荷花
- 西瓜黑霜
- 细轴荛花
- 西施舌
- 西北莸
- 血风藤
- 绣线菊
- 西南山茶
- 莪术
- 药鼠李实
- 绣线菊根
- 血叶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