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奶果
《中华本草》:木奶果
拼音注音
Mù Nǎi Guǒ
别名
水赖、麦穗、蒜瓣果。
英文名
root of Ramiflorous Baccaurea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奶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ccaurea ramiflora Lour.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洗净,捣烂熬成膏备用。
原形态
木奶果 常绿乔木,高6-12m。树皮灰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叶倒披针形,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cm,宽4-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浅波状的小腺齿,两面光滑无毛;侧脉每边5-7条。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花序狭圆锥状,生于老枝上;雌花序花后逐渐延长,果序长达30cm;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4mm,棕黄色;雄花萼片4-5,密被短柔毛;雌花萼片4-6,子房密被锈色糙状毛,花柱极短或无,柱头扁平,2裂。果卵状或近球形,长2-2.5cm,直径约1.5-2cm,黄色或后变紫红色,不开裂;种子1-3颗,扁椭圆状或近圆状,长1-1.3cm。花、果期l-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谷、山坡阴湿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味
味甘;性凉
归经
肺;脾经
功能主治
祛湿解毒。主香港脚;稻田皮炎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熬膏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木、皮:有止咳,平喘,解菌毒的功能。用于产后消瘦,香港脚,稻田皮炎。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崖松
- 毛稔
- 山桂花
- 榕须
- 腊雪
- 大叶白纸扇
- 红蒿枝
- 九连灯
- 九龙藤
- 葫芦茶
- 地柏枝
- 凫肉
- 干漆
- 艾叶
- 驴蹄
- 三匹叶
- 一把篾
- 亚泵礴
- 铁锈
- 和合草
- 大桫椤
- 猪脑
- 蘑菇
- 蠘
- 合掌消
- 菰
- 罗锅底
- 青通草
- 小草乌
- 花椒叶
- 狼喉靥
- 鹅腿骨
- 对生耳蕨
- 大避债蛾
- 松香
- 鸡蛋壳
- 棉子油
- 金雀根
- 牧马豆
- 白云瓜
- 粟米
- 肾子藤
- 小麦苗
- 山鸢尾
- 卷心菜
- 黄荆
- 天仙子
- 燕麦灵
- 蚕豆
- 铁扇子
- 鹿皮
- 葛叶
- 桉油
- 紫檀
- 虎睛
- 土附子
- 五除叶
- 狍茸
- 八目鳗
- 小粉
- 菟丝子
- 合萌
- 雉肝
- 白矾
- 龙棕
- 广东升麻
- 窄叶南蛇藤
- 麻雀肉
- 虎头兰
- 泡花子
- 紫花芥
- 锯鲨肝
- 制草乌
- 合欢皮
- 甘草头
- 牡荆根
- 蔓荆子
- 紫背菜
- 八月炸
- 地梢瓜
- 木奶果
- 爵床
- 猫眼草
- 黄精
- 赤茯苓
- 吴茱萸叶
- 蝴蝶藤
- 海螺厣
- 黑藁本
- 红豆
- 臭梧桐
- 樗叶花椒皮
- 广金钱草
- 五叶木通
- 黄葛树
- 黑皮跌打
- 白丁香
- 澄茄子
- 黄颔蛇头
- 兴安毛连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