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松
《中华本草》:崖松
拼音注音
Yá Sōnɡ
别名
小鹅儿肠、半边莲。
英文名
Herb of Slenderleaf Stonecrop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elatinoides Franch.[S.silvestrii Pamp.]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挖取带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细叶景天 一年生草本,高5-30cm。全株无毛。根须状。茎单生或丛生,分枝或不分枝,茎上有棱,基部节上常生不定根。叶3-6片轮生,无柄或几柄;叶长圆状匙形或狭倒披针形,长8-20mm,宽2-7mm,先端微钝或急尖,基部渐狭,全缘。花序圆锥状或伞状,分枝长,花稀疏,花西风细,长3-8mm;萼片5,狭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1.5mm,先端近急尖,花瓣5,白色,披针状卵形,长2-3mm,先端急尖,基部离生;雄蕊10,2轮,较花瓣短;鳞片5,宽匙形,先端有缺刻;心皮5,椭圆形,下部合生,背部有微乳状突起。蓇葖果,成熟时上半部斜展。种子卵形,褐色,平滑,长0.4m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山谷石崖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及去南等地。
性味
酸;涩;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热毒痈肿;丹毒;睾丸炎;烫火伤;湿疮;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鲜品50-100g。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崖松
拼音注音
Yá Sōnɡ
别名
疣果景天、小鹅儿肠[陕西]
来源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细叶景天Sedum elatinoides Franch.,以带根全草入药。春夏采,洗净阴干或鲜用。
性味
酸、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痢。用于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睾丸炎;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崖松
拼音注音
Yá Sōnɡ
别名
小鹅儿肠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景天科植物细叶景天的带根全草。春、夏采挖带根全草,洗净,阴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具须根。茎单生或丛生,高5~30厘米。叶3~5片轮生,长圆状匙形,长8~20毫米,宽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无柄或几无柄。花序圆锥状或伞房状,分枝长,下部叶腋也生有花序;花稀疏;花梗长5~8毫米,细弱;萼片5,狭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瓣5,白色,矩圆状卵形;雄蕊10;鳞片宽匙形,顶端有深缺刻;心皮5,近直立,下部合生,有小乳头状突起。蓇葖成熟时上半部斜展;种子少数,微小。
生境分布
生草地、荒坡、石上。分布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
酸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小儿丹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汤火伤,睾丸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涂。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台湾千金藤
- 地胆
- 亚婆潮
- 宜梧
- 伊贝母
- 漏斗瓶蕨
- 马肋巴
- 羊皮
- 檵花叶
- 刺葡萄
- 黄珠子草
- 油桐子
- 球花紫云英
- 水狗子
- 昙花
- 鼠李皮
- 密穗砖子苗
- 小叶凤凰尾巴草
- 鸡骨菜
- 南瓜瓤
- 萍蓬草
- 鸡筋参
- 小三棵针
- 金丝藤仲
- 蓝布正
- 鱼尾葵根
- 蟒蛇草
- 芨芨草
- 扭肚藤
- 大荃麻
- 罗平蓟
- 无患树蔃
- 细叶卷柏
- 素馨花
- 猕猴桃根
- 甘菊
- 大过路黄
- 猴头菌
- 芡实
- 细锥香茶菜
- 香叶树
- 南山藤
- 虾蟆
- 瓜蒌皮
- 宜昌荚蒾叶
- 鸭脚黄边
- 鸢胆
- 黄颔蛇骨
- 地乌
- 岩泽兰
- 锦地罗
- 猩猩木
- 大草乌
- 海狸香
- 紫金血藤
- 大黄茎
- 牛屎树
- 淡菜
- 小金钱草
- 番石榴子
- 羊胎
- 鹿蹄草
- 梁王茶
- 油茶叶
- 椰子油
- 岩乌头
- 岩豆藤花
- 油渣果
- 油茶根
- 岩松鼠骨
- 月季花
- 油桐叶
- 油柑根
- 亚麻子
- 岩冬菜
- 岩椒
- 柚
- 柚花
- 油茶子
- 厓花子
- 友水龙骨
- 叶子花
- 岩豇豆
- 岩兰花根
- 柚叶
- 岩青兰
- 油茶
- 榆荚仁
- 椰子瓤
- 油渣果根
- 黔桂醉魂藤
- 楼梯草
- 人参花
- 功劳木
- 大铁扫把
- 七星草乌
- 岩七
- 仰天钟根
- 艾片
- 圆瓣冷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