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通草
《中华本草》:青通草
拼音注音
Qīnɡ Tōnɡ Cǎo
别名
小通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萌发枝条的茎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var.hypoleuca Hemsl.ex Rehd.采收和储藏:秋季割下枝条,截断,趁鲜用木棍顶出茎髓,理直晒干。
原形态
落叶灌本,高达2m。幼枝绿色,无毛,叶痕显着。叶互生;叶柄长1-5cm;托叶线状分裂;叶片纸质,卵形、卵圆形,长3-9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淡绿色,下面被白粉,常呈灰白色或粉绿色,边缘具刺状腺质锯齿。雌雄异株,雄花4-12,呈伞形或密伞花序,着生于叶面中脉的1/2-1/3处,雄蕊3-5,生于花盘内侧;雌花1-3,着生处与雄花同;子房卵圆形或球形,柱头3-5裂。浆果,成熟后黑色,分核3-5。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800m的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通乳。主热淋涩痛;小便不利;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苦葛根
- 青蒿露
- 鹊
- 鱼眼草根
- 糠油
- 薄雪草
- 苦天茄叶
- 薜荔根
- 苦楝叶
- 鸭脚木皮
- 透茎冷水花
- 苦白蜡
- 饱饭花
- 铅丹
- 滇苦菜
- 青娘子
- 菝葜叶
- 苦丁
- 薜荔果
- 蚌壳草
- 鸭皂树皮
- 貒膏
- 豹子眼睛花
- 苦茶叶
- 栾华
- 蚌
- 鹰不扑
- 苦茄
- 鼍肉
- 青龙藤
- 鱼鹰骨
- 鸢胆
- 鸭公青
- 苦檀子
- 苦绳
- 霸王七
- 鞭打绣球
- 饱饭花果
- 鸨油
- 阔叶十大功劳
- 驼乳
- 鸡蛋七
- 大千生
- 珂
- 空筒泡
- 苦壶卢子
- 薜荔
- 鸭胆子
- 淡豆豉
- 通脉丹
- 苦芥
- 鼹鼠
- 雀梅藤叶
- 铁破锣
- 铁脚威灵仙叶
- 鹊豆
- 笔罗子
- 鱼眼草
- 菝葜
- 蓖麻根
- 鸢翅骨
- 铅灰
- 青天葵
- 铜锤草根
- 青蛇莲
- 齐墩果
- 芭蕉头
- 薄荷露
- 苦果
- 鼬鼠肉
- 苦豆根
- 苦马豆
- 青羊肝
- 青羊角
- 青葙子
- 青酒缸
- 鱼尾葵叶
- 鱼胶
- 苦油木
- 铁华粉
- 鸨肉
- 铁蕨鸡
- 铜牛皮
- 山羊血
- 青鱼胆
- 榆枝
- 鮧鱼目
- 鱼油
- 柯树皮
- 石龙芮子
- 苦木叶
- 鹦哥花藤
- 铁灯台
- 铁草鞋
- 青脚莲
- 山芹
- 青蛇藤
- 薄荷脑
- 苦木根
- 苦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