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根
《中华本草》:枣树根
拼音注音
Zǎo Shù Gēn
别名
枣根、枣子根。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Jujube, Root of Chinese Dat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有长枝、短枝和新枝,长枝平滑,无毛,幼枝纤细略呈“之”形弯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cm,粗直,短刺下弯,长4-6mm;短枝短粗,长圆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6mm,长枝上的可达1cm;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2-4cm,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稍偏斜,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脉。花黄绿色,两性,常2-8朵着生于叶腋成聚伞花序;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圆形,基部有爪;雄蕊5,与花瓣对生,着生于花盘边缘;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2室.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两端锐尖。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栽培品种甚多。资源分布:原产我国,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种植。
性味
甘;温
归经
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祛风止痛;补脾止泻。主月经不调;不孕;崩漏;吐血;胃痛;痹痛;脾虚泄泻;风疹;丹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
1.《千金方》:治小儿火丹,初从足趺起,正赤色者,煮汁沐浴五、六度。2.《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调经种子。3.《四川中药志》:下乳,清热,调经。治湿气及小儿风丹。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枣树根
拼音注音
Zǎo Shù Gēn
别名
枣根(《本草经集注》)。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性味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无毒。"
功能主治
治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
①《千金方》:"治小儿火丹,初从足趺起,正赤色者,煮汁沐浴五、六度。"
②《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调经种子。"
③《四川中药志》:"下乳,清热,调经。治湿气及小儿风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荨麻疹(风丹):枣子根同樟树皮煎水洗浴,日二次。(《四川中药志》)
②治关节酸痛:枣树根一两,五加皮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胃痛:鲜枣树根二两,猪舌头一个。炖熟吃。(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帚菌
- 枕材
- 长尾复叶耳蕨
- 鸱骨
- 牛肝菌
- 地精草
- 佛手露
- 昆明鸡血藤根
- 雪灵芝
- 苦碟子
- 柘树茎叶
- 芦竹沥
- 芭蕉子
- 猪脂膏
- 粉霜
- 牛毛草
- 闹狗药
- 铁苋
- 豌豆七
- 铁浆
- 铜脚威灵仙
- 芭蕉油
- 败毒草
- 黄寿丹
- 篦齿蒿
- 铜钱麻黄
- 腐沫
- 香蕈
- 峨嵋耳蕨
- 猪牙皂
- 全毛悬钩子
- 中华绣线梅
- 蚺蛇膏
- 鹅管石
- 石芥菜
- 海蛇
- 狐胆
- 狐四足
- 海韭菜
- 海鳗
- 獾骨
- 石蒟
- 石南
- 灰树花
- 灰绿水苎麻
- 火秧竻蕊
- 海鹞鱼尾刺
- 石凉伞
- 环纹苦乳菇
- 石蕊
- 一柱香
- 灰蓟
- 灰贯众
- 金老梅枝
- 石楠
- 海鹞鱼
- 淮通
- 火赤链蛇
- 石栗叶
- 滑背草鞋根
- 石老虎
- 石蚕
- 海蜇
- 灰叶南蛇藤
- 石栗子
- 狐肠
- 灰凤梨
- 猪肉
- 海虾
- 石头菜
- 火焰兰
- 石菖蒲
- 石南藤
- 滑背草鞋
- 海豘鱼
- 睡菜根
- 红花酢浆草
- 石米
- 海金沙草
- 獾肉
- 石床
- 火绒草
- 狐肝
- 石参
- 石碱
- 石上铁角蕨
- 石霜
- 石楠根
- 石柑子
- 石长生
- 灰藋子
- 石荠苎
- 滑石粉
- 火秧竻
- 石草鞋
- 石榴叶
- 石蝴蝶
- 海鹞鱼胆
- 海金沙
- 海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