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花
《中华本草》:榛子花
拼音注音
Zhēn Zi Hu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和川榛及毛榛的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rchue-nensis Franch.3.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采收和储藏:清明前、后五六日采收,晾干,或加工制成干粉。
原形态
1.灌木或小乔木,高1-7m。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生短柔毛及疏生长柔毛。叶柄长1-2cm;叶片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凹缺或截形,中央有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中部以上有浅齿,上面几无毛,下面没脉有短柔毛,侧脉5-7对。雄花序2-7排成总状,长约4cm,花药黄色。果单生或2-6簇生;果苞针形,具细条棱,外面密生短柔毛和刺毛状腺体,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几全缘;果序梗长约1.5cm,密生短柔毛。坚果近球形,长7-15mm,微扁,密被细绒毛,先端密被粗毛。花期4-5月,果期9月。2.本变种与榛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形、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尾状;花药红色;果苞裂片的边缘全缘,很少有锯齿。花期3-4月,果期10月。3.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灌木;叶的边缘具粗锯齿,中部以上浅裂,基部两侧近于对称;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较果长2-3倍,外面被黄色刚毛并兼有白色短柔毛,上部浅短柔毛,上部浅裂。坚果先端具小突尖,外被白色绒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2.生于海拔200-2500m山地林中。3.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中。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等地。2.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3.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甘肃、山东、四川等地。
功能主治
止血;消肿;敛疮。主外伤出血;冻伤;疮疖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粉外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刚毛香茶菜
- 杯苋根
- 鬼臼叶
- 冰草白穗
- 皱叶变豆菜
- 腊瓣花
- 苋实
- 龟甲胶
- 天荞麦根
- 木天蓼根
- 壮筋草
- 猪仔笠
- 中华石龙尾
- 大榆蘑
- 除虫菊
- 毛叶轮环藤
- 血余
- 鹿草
- 皮袋香
- 酸梅簕
- 豉虫
- 石防风
- 蔛草
- 白克马叶
- 马陆
- 马蹄叶
- 木荷
- 野猪蹄
- 唇香草
- 贵州追风散
- 毛野丁香叶
- 梓叶
- 桂花
- 肥猪草
- 蓖麻
- 冰
- 地苏木
- 海莲叶
- 闹狗药
- 山鸢尾
- 膜缘木香
- 胡桃油
- 蔓胡颓子根
- 铜钱菌
- 高粱七
- 海虾壳
- 野巴子
- 桃叶蓼
- 盐肤子
- 血沟丹
- 翅子木
- 榧根皮
- 野木鱼
- 鳞始蕨
- 昆布
- 黑鹅脚板
- 鹗骨
- 旱柳
- 土瓜
- 卷丹
- 高山黄华根
- 郁金香
- 白柳
- 牛鼻
- 止痢蒿
- 山脚麻
- 金甲豆
- 宽叶返魂草
- 毛薯
- 天萝水
- 黄花紫丹参
- 胡杨
- 沉香
- 槐叶
- 麂肉
- 美人蕉根
- 毛梾枝叶
- 密花角蒿
- 单花山竹子
- 野扁豆
- 叶上珠
- 铜绿
- 桐子花
- 画眉草
- 穗花杉种子
- 尖齿耳蕨
- 广西过路黄
- 红丝线
- 下田菊
- 朱顶红
- 芜菁子
- 山藤藤秧
- 长叶水麻
- 榆树
- 白刺花
- 黑藁本
- 牛肉
- 黄瓜仁草
- 漆树根
- 马尔康水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