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衣
《*辞典》:竹衣
拼音注音
Zhú Yī
别名
金竹衣(《景岳全书》)。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
原形态
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竹。
秆高5~10米,主秆及枝条呈金黄色。秆环较箨环微突起。主秆节间之背部常有纵长绿线1~2条;箨鞘黄色,并有绿色纵纹及少数淡棕色斑点,无毛;箨耳及鞘口无缝毛,或仅有退化之箨耳;箨舌长约2.5毫米,无毛,边缘微有不规则的缺刻,稍呈流苏状;箨叶细长,带状,长约4.5厘米,宽5毫米,除最下1枚秆箨外,所有各箨叶均有小横脉而呈方格状,在中脉地位常有1淡绿色之纵纹。枝条每节2枚,小枝端生叶2~3枚;叶耳有白色刚毛;叶舌甚突起;叶柄长约3毫米;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5~12.5厘米,宽8~1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微圆,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色较淡,微粗糙,沿中脉以及向其基部密生微毛或甚粗糙,边缘之一侧有小锯齿。笋期4~5月。
生境分布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以南。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治喉哑劳嗽。"
复方
治一切劳瘵痰嗽、声哑不出难治者:金竹衣一钱,金竹茹弹子大一丸,麦冬二钱,甘草、橘红各五分,白茯苓、桔梗各一钱,杏仁七粒(去皮、尖,研)。上药,水一盅半,加竹叶十四片,煎七分,入金竹沥一杯,和匀服。(《景岳全书》竹衣麦门冬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獾骨
- 兔骨
- 水红袍
- 女贞叶
- 艾片
- 白石榴根
- 赶黄草
- 人参条
- 岩指甲花
- 沙糖木
- 牛王肺筋草
- 滇白芷果
- 落花生枝叶
- 地打果树皮
- 凉喉茶
- 金刚刺
- 丝瓜
- 鸡根
- 风化硝
- 鱼狗
- 柳叶菜根
- 万年青
- 马鹿花
- 桂花岩陀
- 皂荚叶
- 大腹皮
- 槠子
- 香茅根
- 紫芝
- 二色内风消
- 小叶黑面叶
- 鸢胆
- 海蟹壳
- 夜香牛
- 苦荞头
- 龙船花根
- 芒消
- 鹅腿骨
- 马蹄甲
- 黄锁梅叶
- 都咸子树皮
- 常春卫矛
- 野扁豆
- 土远志
- 棉花根
- 甘遂
- 鸐雉
- 鸡翎草
- 紫花芥子
- 雄黄兰
- 野靛青
- 狗爪樟皮
- 鸭舌草
- 空青
- 蒲葵子
- 鸭头
- 黄疸树
- 地贵草根
- 紫花景天
- 八节毛
- 鹅
- 广西过路黄
- 牛背鹭
- 柞木皮
- 柞树叶
- 紫草
- 豆蔻壳
- 黄金凤
- 螃蟹七
- 香石藤叶
- 长毛香科科
- 粗茎罗锅底
- 五除叶
- 骑马参
- 醋糟
- 子楝树根
- 翻白叶
- 井边草
- 鹿筋
- 紫八宝
- 独花兰
- 芭蕉油
- 牛黄
- 艾纳香根
- 陈芥菜卤汁
- 狗脑
- 豆腐皮
- 野海椒
- 矮脚苦蒿
- 鸡公柴果
- 扁果
- 逆阿落
- 黄麻灰
- 石灰华
- 雁脂
- 猪肚子
- 苤蓝叶
- 苦菜根
- 竹鼠肉
- 苦楝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