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川乌
《中国药典》:制川乌
英文名
RADIX ACONITI PREPARATA
来源
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
形状
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性味
辛、苦,热;有毒。
鉴别
照川乌项下的[鉴别](2)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含量程度
取本品中粉10g,精密称定,照酯型生物碱测定法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醚50ml”起至“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用乙醇-氯仿(3:1) 的混合液代替乙醚。残渣加混合液5ml使溶解并蒸干,再加乙醇5ml使溶解,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15ml、水15ml与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至黄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0lmol/L)相当于12.9mg的乌头碱(C34H47NO11)。
本品含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少于0.20%。
炮制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归经
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
同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
1.5~3g。宜先煎、久煎。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萎类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豆腐渣果
- 波缘假瘤蕨
- 黑色鳞毛蕨根
- 猪毛参
- 半把伞
- 黑大豆皮
- 猪毛菜
- 猪肚木
- 白背青荚叶
- 制何首乌
- 豆根木蓝
- 猪肝
- 斑竹花
- 黄龙藤叶
- 高粱泡根
- 珠芽半枝
- 扁担藤
- 黑点草
- 钓樟根皮
- 猪屎豆
- 砧草
- 黑蒴
- 猪蹄甲
- 巴豆壳
- 竹节人参叶
- 柄马勃
- 巴豆树根
- 朱唇
- 蝶兰
- 黑果小檗
- 黄鹌菜
- 豆渣树
- 豆蔻花
- 白地紫菀
- 北鹤虱
- 竹砂仁
- 柏勒儿茶
- 黑骨走马
- 朱砂草
- 短瓣花
- 何首乌
- 白头翁
- 猪肾
- 巴旦杏仁
- 鬼笔
- 白云花根
- 豆腐皮
- 何首乌叶
- 都咸子
- 白花果
- 黄锁梅
- 孜然
- 黄零陵香
- 高山露珠草
- 柘耳
- 白枪杆根
- 白猪鼻孔
- 巴茅根
- 黑心姜
- 黑血藤
- 冰草根
- 抓地龙
- 鹳肉
- 枳根皮
- 黑鳞大耳蕨
- 过山青
- 竹叶菜
- 白杨叶
- 浙地黄
- 白活麻
- 谷蓼
- 祖司麻
- 总状绿绒蒿
- 浙雁皮
- 白猪母菜
- 钩栲
- 竹(鼠留)肉
- 白克马叶
- 鼹鼠
- 过江龙
- 黑虎耳草
- 白术
- 泽泻
- 钩藤根
- 黄连
- 黑蒿
- 白线薯
- 斑地锦
- 柞木皮
- 山稗子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珠儿参叶
- 皱叶狗尾草
- 赶风柴
- 竹叶椒根
- 竹叶榕
- 白果紫草
- 钩吻
- 高山紫菀
- 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