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仙草
《中华本草》:豨仙草
拼音注音
Xī Xiān Cǎo
别名
豨莶草、蘅签草、野苏子、香苏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丽江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likiangensis C.Y.Wu[P.bracteosa auct.non Royl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丽法糙苏,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粗厚。茎粗壮,四棱形,具槽及条纹,上部密被星瘙短绒毛,下部疏被星状疏柔毛,有分枝。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7-13cm;叶片心形或阔卵形,上部卵形,长7-18cm,宽6-15cm,先端急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至圆形,边缘为具胼胝尖的中齿状,上面疏生星状短柔毛及单毛,下面密被星状短柔毛;苞片卵一菜或卵状披针形,超过花序很多,柄长0.5-5.5cm。轮伞花序具总梗;苞片叶状,线状披针形,通常长4-13mm,宽1.5-5mm;花萼管状,外面被灰色星状短毡毛,萼齿5齿;花冠白色或黄色,冠檐二唇形,上唇边缘流苏状,内面被髯毛,下唇3圆裂,侧裂片较小;雄蕊4,二强,内藏花丝被毛,后对花丝在毛环上方有钩状反折的附属器;花柱先端不等的2短裂。小坚果无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3500m的草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
肝;晒干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除湿解毒。主中风痰壅;半身不遂;口眼呐斜;瘫痪麻木;痿痹不仁风湿骨痛;痰咳气喘;麻风;白癜风;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知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牛肋巴
- 小青杨
- 绣线菊根
- 小铜锤
- 西北莸
- 细花丁香蓼
- 小芸木
- 萱草根
- 辛参
- 狭头橐吾
- 西南金刚藤
- 小画眉草
- 小白棉
- 姜味草
- 细穗爵床
- 杏仁
- 小败火草
- 虾须豆
- 细叶鼠曲草
- 籼米
- 象肉
- 小马齿苋
- 苋
- 向日葵壳
- 小金挖耳
- 新木姜子
- 新疆藜芦
- 小茄
- 熏衣草
- 蟹壳
- 小鬼钗
- 心胆草
- 铁脚威灵仙叶
- 小球藻
- 血苋
- 锡
- 细叶桉
- 下山虎
- 苋菜
- 笑靥花
- 兴安毛连菜花
- 旋柄茄
- 细叶马料梢
- 细轴荛花
- 仙环小皮伞
- 消毒药
- 小獐毛
- 兴安白头翁
- 小麦麸
- 橡木皮
- 小谷精草
- 胡葱子
- 夏至草
- 小一把抓
- 淡豆豉
- 小粘药
- 仙茅参
- 溪黄草
- 旋覆花根
- 西洋参
- 仙鹤草
- 纤齿卫矛
- 夏枯草
- 向日葵
- 新疆羌活
- 熊胆
- 相思子
- 小赤麻
- 狭叶竹节参
- 旋复花根
- 小白蒿
- 小白鱼
- 仙掌子
- 玄台
- 小过路黄
- 蝎子草
- 小青
- 象牙参
- 溪荪
- 鬼灯笼根
- 熊油
- 狭叶桃叶珊瑚
- 豨莶果
- 小二仙草
- 显子草
- 小白薇
- 碎米柴
- 神曲
- 犀牛皮
- 小蓝花地丁
- 向天蜈蚣
- 西藏凹乳芹根
- 纤冠藤
- 虾须草
- 心叶黄花仔
- 细葛缕子
- 喜马拉雅紫茉莉
- 腺花香茶菜
- 新疆雪莲
- 西藏花椒